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青铜二章
孙超

  一声呐喊冲破了千年的黄土地,复活了湮没在尘埃中的青铜器。斑驳的铜锈下掩映着多少江山往事,演绎着历史的悲壮,那是最为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是最为气壮山河的史诗,撞击出天地间的最强音。它坚实的身躯承载了一段厚重的历史,精美的纹饰勾勒出一个民族的图腾。
  后土吉金
  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静静驻足在青铜器面前,久久凝望,灵魂出窍,飞抵上古。
  我们的先祖将精神与信念熔铸千年遗珍,刚刚铸造出来的青铜器表面泛着金灿灿的光芒,故而称为“吉金”。先祖铸造的音符铿锵有力,在古国上空回荡,似那金戈铁马的厮杀声破梦而入,又如雄浑激荡的礼乐声萦绕耳畔,或如一声咆哮震天动地,直叫人血脉偾张、心驰神往。那熊熊烈火映红的脸庞,那挂满汗珠强壮的臂膀,那江河翻滚般的青铜沸水就在你的身旁,禁不住挽起双袖铸范灌浆雕古刻今,触摸历史滚烫的温度,将骨骼投入炉火,幻化出不朽的神奇。
  在历史的长河中,青铜器扮演着重要角色,先祖赋予了它非凡的责任。它,入人间百味,煮肉饮酒,大快朵颐,热酒暖身,延续生命与生活的畅快;它,出边疆饮血,沙场点兵列阵出征,隆隆战鼓催醒了刀光剑影,壮士浴血捍卫疆土与王权。
  千年后,让我们的灵魂驻足惊叹吧!逨盘、㝬簋、伯各卣……伟大的先祖用汗水、热血乃至生命凝结成的智慧,以高超技艺铸造出一件件国之重器,开启文明古国之门。梦回青铜时代,我看到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恢宏画卷,黄河之水奔腾向东汇入大海……世间万物倏地活泛起来,跳出了青铜躯体,演绎着悲欢离合,诠释着生离死别。
  寓礼于器
  将思想融于器物之中,是先祖对青铜礼器的创造性利用,也是中国的青铜时代有别于西方的最鲜明特色。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性仪式活动,进而逐渐形成各种礼乐制度。在漫长的岁月中,陶器一度是承载“礼”之仪轨的重要媒介。然而青铜器的出现,造就了青铜与礼器史诗般地相遇。
  我们的先祖将思想意识嵌入青铜器中。三千年前,周原大地是“礼乐之周”,三千年前的青铜器,也被先祖赋予了神圣的使命,除了在军事和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外,更作为礼乐文化的载体,成为人们传达政治愿景、彰显宗教信仰以及表达各种深刻情感与理念的媒介。它,登祭祀神台,祭天地与神明对话,仰望长空,问江山社稷几代兴;它,镇九州邦土,成为王权至高无上和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这一刻,青铜器作为礼制符号,承载着“定尊卑、明贵贱”的重要任务,彰显并维护着统治者的尊严和权威。古人把秩序与信仰纳入有形的器具之中,经过千年的岁月幻化,礼藏于器,成为可以被触摸的历史。
  以器载礼,读懂青铜器的精神密码,就读懂了中国人的文明。故而,我们就是一片绿锈,至死不渝地守候在青铜器身边;我们就是一串铭文,承载起历史的重托,将掩盖在尘埃中的故事讲给未来,将思想镌刻,将文明守护,将血脉相传。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