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渭北天际线
白桦
  又看见了渭河北岸高原的天际线,绵长而恒久,地老天荒。顿时,一种对往昔人生的回味激荡我胸,塬边有树,一段一段的,有架设电线的铁塔,隐约间还有一簇一簇房舍……
  我曾无数次瞭望这高原的天际线,最早要追溯到十五六岁的时候。那是我的少年时期,从宝鸡站上火车,一路向东,走一站停一站,一百多公里的路程,火车得走两个多小时。从老式火车的窗口向外张望,绵长的高原天际线成为我眼中辽阔的风景。我在猜想,这条线如此漫长,沿途有没有住人,都住了什么人,他们每天都干什么?阳平、蔡家坡、常兴、绛帐、杨陵这几个火车站的沿途风景,给了我关于工业文明、时代气息、商业概念的无穷想象,冲刷掉了我的“老土”,使我看见了一个大世界,看到了新事物和新风景,我的气味被现代文明重塑!天地无穷,道路无尽,河川无垠,我年少的一颗心啊,充满了憧憬与探寻,火车一路向东,我也一心东去,与天际线同行!
  十五岁到十九岁这段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我从一个毛娃娃长成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小伙子,怀着对校园的难以割舍之情离校返家。三十岁出头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变化,有了不断去西安的机会,于是,我又经常看见这条熟悉的天际线,向东,向东,我每次来去匆匆,脑子里想着很多事,再也没有了学生时期那样在火车上的遐想。再后来,我去塬上的一个县里上班,常常从与这条天际线垂直的一个塬面的豁口“爬”上去,赶到自己的岗位。啊,这时候,我才真实地看到,在这广袤的高原之上,有着多么英雄的人民,有着多么开阔的肥沃田地,房舍稠密,人畜兴旺,麦浪果园,新村街衢,更有周公制礼,扶眉战役!那神圣的地方,我逗留了两年时间,在我还未来得及对这个强大的社会构成与物质系统进行深刻剖析之际,我又挪往他方。于是,对于这条天际线,我又成为过客。在一程又一程的赶路进程中,隔着玻璃窗,我深情地凝望着这条天际线,我曾身临其境,蹚入其中,与那里的土地共生,与那里的人同行……
  十五岁看见这条线,一晃已是三十余年,这条线已成为我人生的轨道线。求学的小子,办事的职员,公务的使者,这条天际线见证了社会的行进与变迁、辛苦与攻坚、构想与心愿,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今天,我依然奔走于这条天际线之下,天际线处崛起座座新城,现代化工业厂房竞相投用,火车、高铁、
  高速一同发力,风驰电掣,飞速而过,时代一日千里地演进!每一天都不曾虚度,每一天都卓有成就!
  天际线,亘长而不断延伸着的天际线,你曾给予我无穷的想象,给予我深邃的思考!你是教科书,你是讲解员,你是坚定的信念,你是远方的召唤!呵,天际线,这条走出去的天际线,你向后时,我在向前,你代表着行驶、希望和改变!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