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商彝周鼎
庄重器物意蕴浓
出土于宝鸡的西周大盂鼎

  本报记者 麻雪
  近段时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引来众多游客参观学习,荣登“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游客们在参观这些“商彝周鼎”时,也感受着宝鸡青铜文化的灿烂。
  “商彝周鼎”不仅仅是指“商代的青铜彝、周代的青铜鼎”,在汉语文化中已经演变为一个成语,泛指极其珍贵的古董。这个成语闪烁着青铜文明的华彩,与宝鸡文化密切相关。
  我市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王红萍说,相比“奇珍异宝”“无价之宝”等成语来说,“商彝周鼎”这个成语使用频率不高,因为这个成语所形容的器物不仅珍贵,更需饱含礼仪、庄重、典雅的意蕴,是“奇珍异宝”所不能代替的。
  “彝”,是商周时期盛酒的器具,通常为祭祀礼器,也代表祭祀时用的各种礼器;“鼎”,是指古代煮东西用的器具,有圆形三足鼎,也有方形四足鼎。成语“商彝周鼎”,字面意思是商代的彝、周代的鼎,但其包含的意蕴深厚——彝、鼎作为青铜重器,古时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彝与鼎是参与这些庄重仪式的礼器,久而久之,都有了庄重而神秘的色彩。
  按照西周礼制规定,用鼎的数量与人的身份地位直接关联。如今,考古工作者也会借助鼎来与古人“对话”,根据鼎的数量、铭文等来评判墓主人的身份。记者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到,一组出土于陇县边家庄的秦早期“五鼎四簋”,从鼎的数量可以看出这是当时大夫级别的人的用器规格。
  若想看比“奇珍异宝”更庄重、更具古韵的重宝,不妨前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周原博物院、岐山博物馆、眉县博物馆等地,欣赏青铜器珍品,能直观感受到成语“商彝周鼎”的典雅意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