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民政专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太白赋
草原七月
青杏闹夏
浆水面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浆水面
崔梦麟
炎炎夏日,一碗冰凉的浆水面,无疑是农人归家最渴望得到的慰藉,它不仅解暑降温,更承载着家人之间无须多言的关怀与爱。老一辈人总会提前备好浆水,等待着儿女归来,那轻轻搅拌浆水的声音,就像是家的呼唤,让一颗颗漂泊的心得以安放。浆水面就这样在情理交融中,成了连接亲情的纽带,让每一个品尝它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浆水之源,自然之馈。浆水面的灵魂,在于那一碗清澈中带着微酸的浆水,这是时间的佳酿,也是自然的馈赠。它源自山泉水与各式蔬菜(如芹菜、包菜等)的巧妙融合,经过时间酝酿自然发酵出的酸香,既保留了蔬菜原有的清新本味,又添了几分岁月的醇厚。这份源自自然的馈赠,不加任何化学调味,全凭时间的“魔法”,成就了其独特的风味。
情理交融,家乡味道。盛夏酷暑,将面条下锅煮熟后捞出,放在凉开水中“过”一下,盛少许于碗中,再将蒜片、花椒等调料进行炝锅,调制好放凉的浆水浇在面条上,加上炒好的韭菜,辅之以盐、油泼辣子等调味品,产生更丰富的口感和风味。品尝间,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温情与故事的家乡夏日。
烹饪考究,风味不同。浆水面作为陕甘宁地区以及山西一带的传统面食,其制作方法和风味也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天水秦安一带,人们制作浆水时会使用大量苦苣,其次是油菜、萝卜丝、包菜等,至于面条则多用手擀细面条,也有些地方偏爱柳叶面或者其他形状的面条。在关中一带的乡村,母亲会将浆水面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待嫁的女儿,这门手艺更成了衡量女子勤劳与能干的一项传统标准。
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初尝浆水面,你或许会被其独特的酸味所惊艳,但细细品味之下就会发现,那酸中带着丝丝微苦的醇香,面条的筋道与浆水的清爽相得益彰,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挑逗。但最让人难忘的是那股回味,它不仅仅是味道上的留恋,更是情感上的共鸣。每每远离家乡,那份对浆水面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人不禁怀念起那些简单却温馨的日子。
舌尖美食,饮食文化。浆水面作为民间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反映出人们的智慧与生活态度。在这片土地上,无论贫富贵贱,浆水面都是餐桌上的常客,它教会了人们如何在平凡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如何在艰难中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正是这种质朴与坚韧,让浆水面成了中华美食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浆水面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它是情感的寄托,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次品尝,我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那一碗面下肚而烟消云散。浆水面,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家、关于爱、关于生活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