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凌阴、酥山、瓷枕——
古人纳凉有妙招
本报记者 罗琴

  炎炎夏日,现代人吃冰糕、吹空调,舒适度夏。那么,古人是怎么避暑消夏的呢?
  在没有高科技支持的时代,古人有藏冰的凌阴、有解暑的“酥山”,还有清凉的瓷枕,可以说,古人度夏也有“凉方”。
  《诗经·豳风·七月》里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凌阴就是藏冰库。1973年,在凤翔县姚家岗秦国雍城宫殿群遗址中发现的春秋时期藏冰库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代藏冰库遗址。该遗址最外侧是一圈土墙,墙内有一口东西长10米、南北长11.4米的长方形窖穴。在沟通窖内外的通道底部,还铺设有排水道。据推算,这处藏冰库可以堆下190立方米的冰块。
  《周礼·天官·凌人》中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说的是冬天把冰留下来,以夏天预计要用冰块数量的3倍存入凌阴。而凌阴一般都建在地下,四周用砖瓦陶片封起来,到了夏日,取出一些冰块放置在屋内降温,可以让人过个凉爽的夏天。
  现代人常说,没有冷饮的夏天有何趣味?古代凌阴里的冰块,其实也是可食用的。唐章怀太子墓中的《仕女图》中有6个人物,其中两位手中捧着一种状如小山的食物,叫作“酥山”。据史料记载,“酥”是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传入的一种乳制品,类似于奶油。“酥山”就是将这种“酥”盖在冰块上,再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点缀,妥妥的古代版“冰激凌”。
  有了冰块降温和“冰激凌”还不够,要想舒适度夏,还得睡得安稳香甜。古人把瓷枕用作夏日寝具,这一纳凉“神器”,就将一枕清凉送入梦乡。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有“河津窑三彩童子戏莲纹枕”(见左图),它是众多传世的瓷枕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件。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文物是在县区征集文物时所得,是在金代制作而成。枕长25.5厘米、宽11.8厘米、高7.7厘米,整体呈梯形,四边基本为直壁,两侧壁向外呈圆弧状弯曲,枕面与壁面相交处有向外突出的棱。枕面采用双弦纹勾边,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童子戏莲花的形象,非常精美。由此可见,古人把夏天过得更加亲近自然,且充满智慧。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