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为群众多送政策“大礼包”
晓理
  “我们准备了宣传册和政策资料‘大礼包’,您可以拿回家慢慢看……”最近,在多个县区举办的“政务服务集市”活动上,群众总能听到工作人员如此贴心的话语。深入乡村集市现场服务群众,面对面给群众发放政策“大礼包”的做法,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政策不清楚等问题,这种政务服务的创新之举暖人心接地气。在生产生活中,群众需要了解的政策非常多,职能部门完全可以结合实际,举一反三给群众多送些这样的“大礼包”。
  国家的各项政策,比如产业政策、教育政策、医保政策、就业政策、养老政策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群众只有了解清楚这些政策,才能知道如何按政策办事。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群众特别是一些乡村居民不一定能及时了解到各类新政策、新规定,这就直接影响了工作生活学习。笔者了解到,有些行业规定在手机上缴费,一些农村老人根本就不会用智能手机。如果这些行业能给老人送些政策“大礼包”,讲讲收费标准及手机操作的好处和方法,就会增进相互理解,让政策落到实处。从这个角度说,给群众多送些政策“大礼包”,是政策落地的客观需要,也是做好政务服务的重要举措。
  现在各地都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群众及时掌握各类新政策,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办、在哪里办、需要提供哪些资料等,既能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也让群众不跑冤枉路。如何让群众了解政策,固然有许多途径,但送政策“大礼包”的做法最直接最有效。工作人员可以到基层面对面解读政策,手把手传授操作流程,让政策入脑入心。许多涉及民生领域的单位和部门可以学习这种便民利民的好做法,特别是出台新政策、新规定之后,及时给群众多送政策“大礼包”,只有贴近群众才能更好服务群众。
  给群众送政策“大礼包”,不仅是工作方式问题,也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各行各业的管理部门都应该根据职能特点,采取各种灵活的形式服务群众,这既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