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文化
第07版:专 题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让馥郁书香为宝鸡聚人气增魅力
我市新增5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宝鸡7家景区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生命之花在艺术中绽放
500年古井泽乡梓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渭滨区神农镇大湾铺村
500年古井泽乡梓
本报记者罗琴
张季润从古井里打上来的泉水十分清澈
“这是明代留下的古井,到现在也不曾干涸。虽然村里有了自来水,但是不少村民还是习惯在井里打水用。”1月10日,渭滨区神农镇大湾铺村村民张季润边摇着辘轳打水,边向记者诉说着这口有着500余年历史的古井故事。古井四季涌出的清冽甘泉润泽村子,也寄托着村民对故乡的深厚情谊。
这口古井被称作“官井”,位于大湾铺村村道旁边。记者看到,小小的亭子为古井庇荫,两旁的楹联歌颂着古井甘于奉献、不计回报的“品德”,两扇栅栏门轻轻闭合。在亭子里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张宣传板,详细记载着古井的相关信息。
张季润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乡村古建筑,这个古井的信息是他根据村里老人讲述和历史文献整理而成的。古井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井深不到7米。“古时,大湾铺村位于关中连通汉中和巴蜀的官道旁,县衙修井主要是供驻军用水。”张季润解释说。
在张季润的印象里,古井经历过两次修缮,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村上为古井加盖了遮风避雨的顶棚;第二次是2014年,村上为古井更换了新的辘轳,挂桶更便捷,取水更省力,还建起了坚固美观的小亭子,新加了栅栏门,撰写了楹联,使得原本充满沧桑感的古井变得更有人文意趣。
大湾铺村党支部书记高玲芝说,2008年,村上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可还是有不少村民习惯在井里取水。村上请人对井水水质做过化验,结果显示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村民都说,早就习惯了这山泉水的味道,而这口古井也承载着村民浓厚的乡情。村民都能自觉爱护、保护古井,每次取水,大家都是自觉排队,取水后,把井盖盖上,避免灰尘落入。张季润是古井的义务管理员,时常来清理古井周边的卫生。若有人问起古井的历史,他便乐此不疲地当起了讲解员。
近年来,村上还办起农家乐,发展起乡村旅游,而这口古井也成了不少游客打卡拍照的网红景点。高玲芝说,他们将继续保护好这口古井,让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浓浓乡愁始终有寄托。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