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瞄准全球市场开启甜蜜“柿”业
90后海归拿下全省首张柿子出口“国际门票”
  本报讯(记者孙海涛)“今年前10月,咱陕西苹果出口3.18万吨、梨出口2.5万吨、猕猴桃出口1885吨……这么多水果,凭啥柿子出口为零?”前不久,宝鸡扶风姑娘赵泽华历时半年之久,成功申领全省首个柿子出口海关编码。这意味着作为扶风县乔山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她,将有资格手持“国际门票”,在全球舞台开启甜蜜的“柿”业。
  赵泽华今年27岁,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她6年前回国返乡创业的初衷,正是看中了扶风县旱塬柿子优生区的优势,准备闯一闯国际市场。水果出口对果径、果重、果形、颜色、储存期、农药残留等都有严苛的指标,为此她在“国家柿种质资源圃”中选择了果肉更为细腻的“太秋”和储存期较长的“富有”等甜柿子优质品种,进行有机化、精细化种植。目前,该合作社甜柿子种植面积已达600余亩。
  “农药残留必须降到最低,储存期必须再延长,果形必须更加丰润饱满……想出口,这些指标大有学问。”赵泽华说。面对一项项难题,连续六年,她吃住在扶风旱塬的合作社中,一项项打破常规,针对性去“过关”,并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成了甜柿子研究中心,总结形成了《甜柿子作物技术手册》,对技术、水肥、防虫进行了明确规范。
  今年秋季,甜柿子挂满枝头,客商的卡车在合作社门前排成长龙,高品质的甜柿子被销往大江南北。赵泽华也同步通过中间商将部分甜柿子成功销往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反馈信息显示,外国人“很惊喜,也很慷慨”。不久前,一名新加坡客商慕名而来,对她的甜柿子赞不绝口,准备与她在明年秋季甜柿子收获时展开出口合作,一旦合作成功将是陕西省柿子产业第一次直接敲开国际市场大门。
  更让赵泽华高兴的是,如今扶风县甜柿子产业已经从“一花独放”实现了“春色满园”。她不光自己建起了600亩甜柿子产业园,还示范带动全县8个镇(街道)的村民发展甜柿子5000余亩。800余农户通过甜柿子产业增收致富,柿农人均增收8000元至12000元,100多位农民在她的果园中实现了就近务工。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