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自2009年5月起,市户外运动协会的一群“驴友”,穿林海、跨雪域,自发考察了绵亘1600多公里的巍巍秦岭中多条古道。他们用虔诚的敬山爱水之心,将大秦岭中隐藏的古道、支道、岔道和山野小道的历史文化及文物古迹细致梳理,悉心捡拾,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也萌生了将这些来之不易的文字、照片和视频,汇集成一部全景式介绍大秦岭古道的史书的想法。目前,《大秦岭古道》一书出版在即,而这些探秘者在路上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让我们共读他们在秦岭古道上的故事——
踏勘秦岭千年古道探秘中华祖脉传奇
——记市户外运动协会大秦岭古道探秘
    探秘者拍摄的古代宝鸡益门至汉中略阳的陈仓道(故道)双龙崖古栈道遗迹

  本报记者王卉
  梳理古道脉络连古今
  市户外运动协会有一群古道文化爱好者,他们在越走越精彩的探幽之路上体验古道魅力,并为之着迷。他们掌握的古道“资料包”中,囊括大秦岭东段的崤函古道、商於古道、蓝关古道、黄河古道,大秦岭中段的子午古道、傥骆古道、褒斜古道、连云古道、陈仓古道等,大秦岭西段的祁山古道、阴平古道、洮叠古道,以及青峰山支道、河池郡道、庙峪河支道、观音峡支道、太白山路支道等。他们实地考察了太白境内褒斜古道上松岭驿、连云驿、平川驿、白云驿、芝田驿五个古驿站遗址,走访当地人了解并拍摄了大量的古道遗迹、山水文化、文物古迹、人文逸事、风物景观等资料。
  这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反映了太白境内多条古道形成、发展、变化和消失的过程,融汇了大秦岭境内的历史文化和古道文化,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变迁。为了给古道史料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探索的脚步依然在路上。曾出版《大秦岭巅峰》介绍太白山的市户外运动协会会长李明绪成为“领头雁”,副会长李宝平、李喜、王可立,理事余世宏等积极响应,刘崇学、王恭、刘希平等研究大秦岭文化和古道文化的学者也加盟其中。这些资深“驴友”、企业家、大学教授、社科研究员集结成一个“全能团队”,重新踏访古道、完善资料、整理编辑,深度探秘大秦岭古道的“前世今生”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致力于传承大秦岭古道文化,为当代社会发展贡献着一份力量。
  启程踏访太白山古道
  在大秦岭多条古道中,太白山古道是中国中东部地区海拔最高、路途最艰险、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徒步登山古道,也是勇敢而执着的探索者行进的第一站。古时的太白山古道,有多条四通八达、极具挑战性的登山之路。三千多年来,分别由秦岭北麓眉县远门口、营头镇登顶太白山古道,西端的太白县鹦鸽镇柴胡山支线、吉利沟支线和羊皮沟支线登顶太白山古道,秦岭南麓太白县黄柏塬至周至县都督门(老县城)、厚畛子登山古道,周至县骆峪口傥骆古道至厚畛子等六条主要古道线路构成,这些古道不论从太白山东南西北哪个登山口出发,最终都会聚于太白山之巅的拔仙台,也可由南北古道互通到达目的地。太白山区域还有上百条支道、岔道、小道纵横交错于庞大的山体中,作为六条主干道的补充,发挥着沟通秦岭南北、承载太白山历史的重要作用。
  一望无际的石海、五彩缤纷的草甸、巍峨高大的拔仙台……古道探秘考察者欣赏着沿途绝美的风景,也与千百年来古道上歌山颂水的文人墨客同行。仅在唐代,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岑参、贾岛、卢纶等著名诗人登游太白山,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大家深知,在这条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古道上考察并非想象中惬意的“诗和远方”。为节省时间,他们连续多日在古道上考察,且不说帐篷、睡袋、炉子等生活用品至少负重50斤,道路更是难寻难走,甚至要去重走那些曾让人望而却步的险路。
  “我们有目的地考察大秦岭古道始于2008年7月,首次从太白县黄柏塬核桃坪四组的原始森林徒步穿越至周至老县城,当时脚下的山路,在靠近湑水河一侧有人工雕凿的不太规则的几十米石台阶,大家就讨论脚下是傥骆古道。”李明绪说,那时,他们虽知傥骆古道,但尚未形成专走古道的意识,只为户外探险。随着一次次在古道上行走,他们知晓了大秦岭还有多条古道,连通关中、汉中及巴蜀地区。
  跋涉探秘大秦岭腹地
  与星星低语、和云海做伴,探寻大秦岭古道,需要勇气与执着。今年5月,考察团队一行4人,翻山越岭奔赴太白县黄柏塬镇考察观音峡古道。当时观音峡河上的临时木桥被急涨的河水冲走,让人进退两难。要到达目的地有两种办法,蹚水而过或搭桥渡河,他们选择了耗费体力却较为安全的后者。平均年龄69岁的一行人在湍急的河上搭建着木桥,即便河水打湿了衣衫,大家还是齐心协力搭好了简易木桥。“谁知这条河拐来拐去,我们先后搭建了三次桥,才到达观音峡古栈道目的地,见到了河对岸离水面五六米高的那十几个古栈道洞孔。”李明绪指着隔河而拍的照片说道。
  今年2月17日,考察团队一行8人,在留坝县探秘褒斜古道上的孔雀台古栈道。当时根据已掌握的情况,该栈道就在姜眉公路褒河西侧一处悬崖上,但他们开着车在附近几经寻找却无果,甚至行至褒河对岸也没发现任何线索。天寒地冻加之天色已晚,他们无奈来到姜眉公路边一个村子求助,当地年轻的村支书得知他们此行目的,当即自告奋勇领着他们前往褒河边,帮着搭建简易木桥渡河,最终从河对岸一睹孔雀台古栈道真容。
  难忘在巴州区炮台村平梁城遗址考察时,遇到的那位曾在宝鸡当过三年兵的当地人马士群,得知这群“老乡”是为古城墙遗址及练兵场而来,便义不容辞当起了向导;难忘6月22日,在两当县杨店镇古街上,思维敏捷而清晰的86岁老人韩永明,一听说眼前这些风尘仆仆的人是来考察古道和古镇的,便事无巨细地讲起了杨店镇的故事,因为他曾是《杨店镇志》一书编委会委员……
  难忘在傥骆古道参观太白二郎坝红军标语纪念馆、洋县华阳镇红二十五军纪念馆,难忘陈仓道上凤县“两当兵变”策源地旧址、工合纪念馆,难忘米仓古道的川陕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旺苍县的中国红军城等革命遗迹……探秘之路充满艰险,但他们前行的脚步不曾停歇。
  回望了解中国的捷径
  古时,大秦岭中自强不息的先民们为了生存,更为了走出去了解外面的世界,用简单的劳动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辟出一条条通往先进文明的奋斗之路,但随着历史变迁,一条条车马喧嚣的古道褪去繁华,积淀成一处处隐藏于山水间的古迹,默默地等待着后人的拜访。
  一趟趟探秘考察、一处处古迹遗址、一段段历史典故,大秦岭版图中若隐若现的古道开始变得明晰。“我们团队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实地探访了解了大秦岭古道。每当看到古道上遗存的排排古栈道、古栈孔,古桥、古城、古碑、古庙、古塔、古渡口等与古道相关的遗迹,就有一种涌自心底的民族自豪感。”回想近十年不间断的考察研究,李明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古道曾是繁忙的,那些丰富的物产携带着文化、思想,马不停蹄地交流、交融,博大的中华文明在古道的连接互通中蓬勃发展着……
  在这里曾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快意,也有“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几废兴”的感慨。如今,即便有越来越多的公路和高铁穿过大秦岭的崇山峻岭,但古道上依然有很多探秘者,用踏实的脚步丈量着历史,一路行来,在隐去的马蹄和车辙印中领略无从隐藏的古道魅力,以回望中国的来时之路。得知史书《大秦岭古道》即将出版的人们,向往大秦岭的诗情画意,期待能从图文并茂的描述中领略大秦岭的风华神韵,也希冀通过古道这一捷径了解更多生动的中国故事。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