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蟠龙高新区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晒你的学生照
艰苦岁月以书为粮
一边求学一边建校
热爱诗歌追逐文学
志愿服务激扬青春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上世纪80年代学生强文:
热爱诗歌追逐文学
毛丽娜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夏天,是我和7名舍友在校门口的合影(见右图),也是我珍藏了40多年的宝贝。”日前,我市退休干部强文拿着一张老照片,感慨地说,这张照片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他和舍友们读书时的青春风采。
这张黑白照片中,8名朝气蓬勃的小伙子随意站成一排,他们穿白衬衣、黑布鞋,有的戴着黑墨镜,还有一位同学头戴一顶女士夏凉帽,逗得旁边的同学忍俊不禁。“从左数第四个,就是我。”强文笑着对笔者说,“1980年,我考入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这张照片是我们读大二时拍的,当时正值周末,我们一个宿舍8名舍友准备坐绿皮火车去秦岭游玩,出发前在校门口留下了这张合影。那时正处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思想解放、崇尚科学艺术的时代,大家照相时也很放松,没有人正襟危坐,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在人文气息浓郁的西府大地,宝鸡师范学院曾被誉为“诗人的摇篮”,学校的学生大都爱好诗歌创作。强文介绍,宿舍8人中,除过他和高明是宝鸡人,其他几名同学分别来自西安、兴平、铜川和武功,其中有插队知青、回乡青年,也有从工厂考入大学的“老大哥”。当时,高考恢复伊始,又恰逢中国诗歌大繁荣的黄金年代,涌现出许多知名诗人和诗作。作为宝师院中文系的学生,8名舍友虽然有年龄上的差距,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学梦想。大学期间,大家一起创作诗歌小说,组织歌唱比赛、看电影等文学、艺术活动,激情飞扬地挥洒着大学生的蓬勃青春。
毕业后,强文曾教书育人15年,舍友中有人留校任教,有人成为书法家,有人已与世长辞。强文感慨:“岁月让大家两鬓斑白,回想起过去,大家在同一所珍藏着青春诗意的大学校园里读过书、抒过情、写过诗,这种回忆也很美好。”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