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宝平给演员画社火脸谱 花椒迎来丰收季 初秋的陈仓区赤沙镇,山野碧绿、风景秀丽,处处弥漫着花椒的香气。镇上有个西一村,村里不仅有长孙皇后的传说故事,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支柱产业。近日,记者慕名前来,探究这个村子背后的有趣故事。
马蹄印记中的村名传说
走进西一村,村中道路两边的百日红开得正艳。花朵迎风摇曳,多姿的花朵让宁静的山村充满生机。村党支部书记靳志明介绍说,2018年,西一村由原放马沟村与原西一村合并,村名统一称为西一村。合并后的村庄有居民512户、2031人,在全镇算是大村子。而原来的自然村放马沟村,一直流传着村名来历的传说。
村上56岁的村民张记太告诉记者,据村里老人相传,在贞观年间,唐太宗特赐长孙皇后还乡,尉迟敬德随行。省亲期间,皇后遍访乡里,体察民情。据说有一天,长孙皇后的马车走到赤沙南边的沟里时,狂风骤起,山鸣谷应。突然,路边出现了两只老虎。敬德张弓搭箭,准备射击,老虎四下窜逃。拉车的马匹见状,掉头向南,飞驰而去。慌乱中,车轮悬空,车身倾斜。敬德策马追赶上后,立刻飞身下马,双手抓紧缰绳,将马控制住,马蹄嵌入一块石板中。有惊无险,当地百姓就将此处称为“惊马沟”。“长孙皇后因此受惊,但因为此事也能看出敬德的忠勇无畏。后来,可能是当地人觉得‘惊’字寓意欠佳吧,就改成了放马沟村,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张记太说。
“在村子里的南山脚下,一块石板上确实可见有两个马蹄印。”靳志明说,虽然村名来历是个传说,无从考证,但这里绿荫环绕,充满勃勃生机,在当时无疑也是放马的好地方。
民间艺人传承非遗文化
今年77岁的西一村村民张召莲是区级非遗刺绣传承人。她自小跟着家人学习刺绣,善于学习钻研的她对待刺绣精益求精。她的作品栩栩如生、活色生香,村里出嫁姑娘的陪嫁品几乎都出自张召莲之手。由她制作的虎头枕、虎头帽也深受各地民俗爱好者喜爱,不少外地客人还从手机上发来订单。
张召莲说,刺绣是手艺活儿,只要发挥想象,再多点耐心,很快就能掌握要领。在张召莲的带动下,村里的妇女在农闲之时,也纷纷拿起针线,跟着她飞针走线,将目之所及的花鸟鱼虫、山川河流绣进作品里,同时,也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绣进每一件作品中。
西一村80后社火脸谱绘制艺人白宝平在镇上颇有名气,他自小跟着祖父学习化妆,后来自己还参加过专业培训学习,他构思大胆,利用色彩、图案、线条等穿插变化,画出来的脸谱风格粗犷、色彩浓烈。西一村社火以高芯社火为主,白宝平翻阅大量历史书籍,编排出了惊险、刺激、玄妙的高芯社火人物。白宝平说,脸谱的谱式有很多,如对脸、悬脸、转脸等,最常见的是对称形和旋转形两种。而画脸谱的颜色基本以青、赤、黄、白、黑五种为主,这也是表现社火脸谱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语言。“在颜色区分人物性格上,我们有段常说的口诀: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为猛烈草莽绿,蓝为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白宝平说。
每年的正月十四社火游演,是整个区上的热闹事。在这之前的两个月,白宝平就开始投入游演主题的排练当中了。“从内容的确定到人员的安排,以及最后表演时的化妆,都是我来负责操办。”白宝平说,这两年来看社火游演的人越来越多,也有不少年轻人跟着他学习化妆技艺。他认为,只有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和年轻力量的凝聚,才能让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瑰宝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千亩花椒鼓起村民腰包
最近,正是花椒交易的忙碌时节。8月28日,记者在西一村占地6.9亩的赤沙镇花椒交易中心看到,地面干净整洁,红红的椒果被村民称重后倒入筛选机,一旁的工作人员操作机械,对花椒进行脱籽、分级、包装等,整个交易中心内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靳志明说,赤沙镇以种植花椒而声名远播,而西一村是全镇最早尝试种植花椒的,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等优势,这里的花椒产量高、品质好,全村种植花椒达3000余亩,年产值1200万元。“前段时间由区上评选出的椒树之王,也是我们村上的,这棵树不仅树干最粗,单棵树的干椒产量就达10公斤呢。”靳志明自豪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村上花椒产量高还有个原因,那就是村里出了个花椒树医生张满海。张满海是一位老党员,30年前,他就带领村民种植花椒。张满海喜欢钻研栽植技术,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不管谁家的花椒树生了病来请教,他都有求必应。这得益于当地淳朴和谐的乡风,村民之间互助互爱蔚然成风。到了花椒树修剪季节,张满海除了修剪自家的花椒树,还要给别人家义务帮忙。对于想学技术的村民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如今,村里的花椒示范产业园也建起来了,花椒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凭借花椒鼓起腰包的村民们,对于走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道路,不断壮大花椒产业的信心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