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特稿·公益广告
第07版:文 化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我市31所学校具有中职学校招生资质
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垃圾分类
宝鸡娃
双减之下幼小之间咋衔接?
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宝鸡娃
李宇桐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宝鸡娃,因为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历史的长河里,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印记。“宝鸡”——中国西部的璀璨明珠,也有它的印记。
爷爷告诉我,以前渭河上没有桥,要过河只能坐船,河很宽水很深,特别危险。新中国成立后,宝鸡渭河大桥建成了。爸爸告诉我,历经风雨的老渭河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被全部拆除,叔叔阿姨们在它的原址上建起了新的大桥——神农大桥。因为它形如彩虹,大家都叫它“彩虹桥”。之后,一座座大桥拔地而起。别看我只有七岁,我也见证了许多新桥的诞生,有欧式风格的联盟大桥,有日月同辉的团结大桥,还有凤凰展翅的钛谷大桥。
爷爷小时候,穿着布鞋走过了中山路、马道巷;爸爸小时候,穿着球鞋跑过经二路、经一路;现在的我,坐着汽车穿过车水马龙的高新大道、滨河大道,时光在我们脚下流转,宝鸡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今天,我们可以从宝鸡的各个地方经由不同的桥,选择更近的路去图书馆畅游知识的海洋,去大剧院欣赏有趣的儿童剧,去青铜器博物院探寻历史的足迹,去西府老街、陈仓老街品味舌尖上的宝鸡。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宝鸡娃,宝鸡的未来不仅在我们这群娃娃的脚下,也在我们这群娃娃的手中,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社会栋梁。
(作者系渭滨区金陵小学学生)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