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文学周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用耳朵阅读与书香为伴
失而复得的《中国少年报》
读书
阅读让生命丰富多彩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失而复得的《中国少年报》
◎宋维林
闲时整理塞在床下很多年的一大堆旧报纸,准备把它们分拣归类,然后装订,以方便保存与随时查阅。就在这堆发黄的旧报纸中,我竟然找到了1979年和1980年两年的《中国少年报》共100多张,真让人大喜过望。在我的印象中,它们早被卖了废品,为此我曾经还遗憾了好长时间呢!原来它们一直都积压在角落里,没被发现罢了。面对这么多失而复得重见天日的宝贝,让我无限感慨,它勾起了我对少年时期的许多美好回忆。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开阔眼界,父亲专门给我们兄妹订了这张报纸。现在想来,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我印象中连我们厂子弟学校都没有一张《中国少年报》,更别说家长给孩子订这报纸了。这可是出版于首都北京的一张专门给全国少年儿童的报纸。这样,我每个星期都能看到来自北京前门东大街18号的这张报纸,与全国那么多的同龄人都有了一份相同的阅读经历,这是我身边其他孩子所没有的一种快乐。
当时的《中国少年报》只有普通报纸的一半大小,四个版面,我那时候并不清楚这份报纸的重要地位,但其中琳琅满目的内容,果真让我大开眼界。
每期报纸的头版都有时政大事,而且为了适应少年儿童的阅读,都会以“小灵通”报道员的口吻讲新闻。1979年初,在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访美的新闻中,就有他与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美国小朋友互动交流,看着让人倍感亲切。当然,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报道各地学校里少年儿童、少先队员参加文化活动的新鲜事儿。他们学雷锋,做好事,在街道助人为乐,植树美化环境;在少年宫开展科普活动,或是参观工厂、农村和烈士陵园,看到大城市的小朋友们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我非常羡慕。
报纸的头版还有一个我最喜欢读的,那就是《知心姐姐》专栏,它不定期解答各地少年儿童来信所反映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事。比如:如何对待身边有缺点的同学、受到同学们的歧视与嘲讽怎么办,这些向知心姐姐寻求帮助的,知心姐姐都耐心地予以指导。有一次,我读到了迫切要求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的,这正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一字一句地读着知心姐姐给予的建议,也把知心姐姐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好好学习,多做为班集体服务的好事,争取早日入队。暑假时,栏目话题就有指导同学们怎样安排暑假活动的,玩耍时注意安全啦,不要到危险地方去这样的提醒;天冷时,有同学不想参加户外活动了,知心姐姐就告诉同学们:冬季正是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好时候,鼓励同学们冬练三九。还有的同学轻视体育课,知心姐姐就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之,这些都是我会遇到并且十分关心的问题,都被知心姐姐一一解答、开导帮助,我的认识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看着大家给知心姐姐写信,我也想写一封信向知心姐姐吐露心声,我的心里有很多要说的话,但又不知道如何说起。知心姐姐解答的提问,又像是在回答我的问题。我想,知心姐姐她每天要收到全国那么多封来信,我写的信她会不会看得上,就在这样犹豫不决中,时间一周周地过去了,现在想想,真是有些遗憾呢。
有时候同学来到家里玩,我就给他们拿出《中国少年报》看,他们都爱不释手,报纸上的内容吸引着大家,有几位要好的同学,还经常在放学后专门来找我看报纸。他们看的内容,我早都看过了,但我还是会跟着他们再看一遍,因为这些内容真是百看不厌,尤其是讲星空里的星座,讲太阳系、银河系、飞碟,还有中外科学家的故事,比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还有一次,报纸连载当代女科学家珍妮·古道尔在非洲长期研究黑猩猩,与动物交朋友的故事,非常引人入胜。我们都把它当作探险故事来看,一连好几周,我和同学们为之着迷。中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写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故事,当代青年科学家陈景润、杨乐、张广厚攀登数学领域高峰的故事,还有李四光、茅以升等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引导我们热爱科学,树立向科学高峰进军的理想志愿。
那个年代正是科学的春天,同学们长大后的理想都是当科学家,为国家多作贡献,大家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报纸中正好有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还有《动脑筋爷爷》专栏专门回答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这些科学栏目,让我增加了不少知识。有一次在自然课上,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夏天的冰棍儿为什么要用棉被包着不容易化?”很多同学都回答不上来。我刚好在报纸上读过,就站起来回答:“冰棍包上棉被就和热空气隔开了,所以不容易融化!”老师还夸我知道得多。
打开了报纸,就像打开了一部百科全书,看到了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开阔了眼界,让我们与古今中外优秀的人物对话。拿到每星期一张的报纸是我最期盼的事,每次读它都爱不释手、意犹未尽。《中国少年报》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让我体会到吸收新知识的乐趣。
如今,眼前这些发黄的旧报纸,它上面的内容仍然吸引着我,像一位永远年轻的少年,一直给人以美好与希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