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聆听西柏坡
◎王红霞
  “西柏坡乃冀中一普通山村。然其声沸海内,名传八方;瞻者益众,研者益广。天降大任,托国运于僻壤;小村何幸,成历史之拐点。”这是中国当代作家梁衡先生在《西柏坡赋》开篇中对于西柏坡历史地位的描述,寥寥数语,恰如其分。
  2023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75周年的特殊日子,我踏上了位于燕赵腹地的“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带着虔诚和敬仰,现场聆听西柏坡。
  山不在高,村不在大。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岁月的回望与审视中更加凸显。有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美誉的西柏坡,原本是一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它位于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嵌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风光秀丽、水环山抱、易守难攻。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在这里办公;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中共中央五大书记胜利会面,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里,党中央重整乾坤,问鼎北平,组织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运筹帷幄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影响深远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五大领袖,相约不做李自成。从此以后,“赶考”成为我们党执政的永恒课题。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西柏坡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片土地上引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书写出了民主革命时期最成功、最辉煌的时代华章,并孕育形成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而成为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一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壮丽篇章的圣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霏霏细雨中,我行走于这块圣地,心灵在一次次涤荡与淘洗中得以净化升华。置身于西柏坡中央军委作战室,这间仅有30平方米,“借得民房一室三桌,是为情报、作战、资料三部;假小院石碾一盘,以供毛、周、朱选将、发令、点兵”(梁衡《西柏坡赋》),被誉为“世界最小的军事指挥部”里,仿佛又见操着一口浓重湖南口音的毛泽东,或凝眉深思运筹帷幄、或声若洪钟自信发令,斗室里全局在胸,以文韬武略指挥百万雄师决胜千里,赢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创造了中外战争传奇,实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周恩来当年曾风趣地说:“我们这个作战室,一不发款,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就是每天往前线发许多电报,就把国民党给打败了!”——赢得战争的,从来靠的都是人心。历史的天空下,远去的背影愈加高洁伟岸。
  岁月的烟尘湮没不了历史的记忆,绵延的精神成为一个政党代代传承的制胜密码。凝神触摸着那段红色岁月,我用心体味着“赶考”的厚重,领悟着一个政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深厚根源和伟大历程,探寻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考赢的答案……在西柏坡的小山村里,党的领导人身居陋室箪食瓢饮,粗茶淡饭心系大众,思想的高度穿越低矮的平房发出万丈光芒,照亮了通往新中国的赶考路。当乾坤逆转,面对巨大的胜利,党的领导人没有在即将执政的喜悦中陶醉,而是在一间“无彩旗之张挂,无水茶之递送;甚而上无主席台之摆设,下无出席者之席尊”的大伙房里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不仅擘画了新中国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宏伟蓝图,而且审时度势防微杜渐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且不躁;艰苦奋斗,勤朴而守素——大到一个政党,小到一个人,永远都是成功的法宝。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从新中国到新时代,以史鉴今,“把‘考试’考好”,我们永远在路上。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