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麦收农具存乡愁
本报记者张琼
  “麦黄一晌,杏黄一时。”芒种一过,我市各县区的田野上随处可见麦收的场景,一辆辆收割机正在忙碌抢收。岐山县雍川镇何家村的苗晓智说:“过去村里麦收要鏖战月余,现在只数天就可以结束麦收,从用肘镰割麦到收割机收麦,从请麦客到请‘铁家伙’,收麦工具变了,但人们盼望丰收的心情没变。”
  肘镰、木杈、风车、木锨、簸箕、斗、升、囤包……走进宝鸡民俗博物馆二楼,可以看到许多与麦收有关的农具,有的用来收割麦子,有的用来碾打、脱壳,有的用来存储麦粒,抚摸这些静躺着的老农具,仿佛能闻到阵阵麦香。
  农具背后隐藏着不少麦收故事。每看到肘镰,苗晓智就会想起过去收麦子的情景,上世纪80年代,村里割麦全靠人用肘镰割麦,地多的人家会请来自甘肃天水、秦安、兰州等地的麦客来帮忙收麦。村民们善待麦客,麦客与村民因麦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雍川镇村史馆里有一张“苗大善人”的老匾额照片,这个匾额便是天水麦客用尖底背篼从天水背到岐山,专门送给苗家人的。
  “老家有一台木风车,现在是孩子的体验玩具,它是我小时候给麦子去壳去尘的重要帮手。”80后市民陈萍回忆,过去打麦时,亲戚、乡亲们一起帮忙,打麦机呜呜地转动着,父辈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搬运麦捆,有的把麦捆往打麦机里塞,有的用杈把麦秆摞成麦草垛,陈萍和哥哥被安排在木风车旁摇风车,将麦粒装袋。陈萍说:“一看到这台木风车,我就想起童年的麦收场景。”
  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器代替了人力,农人的麦收更便捷、更省力。肘镰、风车等农具渐渐退出麦收舞台,但它们存储了丰收的记忆,诉说着人们对粮食的重视和珍惜,传递着农家子弟的乡愁,故而不少老农具被请进了民俗馆、村史馆。在金台区玉池村、凤县庞家河村等地,这些农具被精心陈列在民居墙壁、村广场上,成为村庄一景,引得游客来体验、打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