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凤州村 青山村落藏古街
本报记者麻雪

  正是夏日好风光,穿过青山绿水的秦岭,来到凤县凤州镇。凤州镇曾是关中通往汉中、巴蜀路上的重镇,是秦岭中一个重要的交通、经济节点,历史上曾设有较大的官驿。日前,记者走在凤州镇凤州村(见左图)的青石街道上,感受这里的门楼、文庙、民居等。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这里开发的一些文化旅游项目,让村民、游客都能受益。
  因为凤州重要的地理、交通位置,喜欢游览、作诗的唐代才子王勃自然而然被吸引到这里。王勃吟诵道:“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宋末元初的汪元量、清代的林则徐等历史名人,都曾落脚凤州,并留下诗文。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凤县县城不在双石铺,而在凤州镇凤州村一带。凤州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仅有“石门秋月”“南岐霁雪”“滴泉鸣玉”“凤岭晴岚”“栈道连云”等独特的凤州八景,在漫长的岁月中还孕育了梁鹿坪西周文化遗址、连云栈道遗址、两当兵变策源地旧址等多处历史遗存。时光荏苒,一些承载故事的老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饱经风霜,仿佛在诉说着凤州村的“往昔风华”。如今,走在凤州村古色古香的老街道上,整洁、干净的老民居,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厚重感,还有“古城书苑”“特色村寨”等,让人感受到文化、旅游、观光的乐趣。
  在凤州村,凤州文庙和老县衙吸引了很多游客。凤州县衙由县衙大门、戒石坊、东西六房、大堂、左右厢房、二堂和仪门组成,于2016年被宝鸡市命名为“宝鸡市廉政教育基地”。
  位于凤州村的凤县革命纪念馆,是人们在此追溯红色故事、涤荡心怀的地方。纪念馆里通过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再现了红军过境、两当兵变、解放凤县等红色往事。
  记者了解到,凤州镇还将充分尊重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使传统村落这种文明的载体、生活的空间,能够保有延续的动力;使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生态系统,像繁茂森林一样,既保存历史风貌,又汲取新鲜养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