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麦浪香飘紫荆村
◎赵宏斌
  五月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小麦也正是灌浆的好时节。趁着参观“西府出击”革命旧址红色美丽村庄凤翔紫荆村的机会,我有幸看到久违了的一望无垠的田野麦浪,在纵横交错的阡陌间,一片片、一块块,正在贪婪地享受着初夏和风细雨的亲吻和爱抚。
  从宝鸡刚出高速公路凤翔出口,往西南方向三四百米,便到了紫荆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其他地方田地里要么蔬菜大棚、要么樱桃草莓不同,紫荆村的产业园区,把清一色的小麦种得几乎连到了天边,像一张铺在田野里碧绿碧绿的大毯子,让人顿生震撼。
  村支书李利平是个典型的关中汉子,直率实在,说话铿锵有力,大概是紫荆村村名因元太祖成吉思汗祖姓孛儿只斤氏谐音而得名的缘故,李支书一接触就给人一种成氏后裔“横扫天下”的果敢与自信,陪我参观完修葺一新的“西府出击”革命旧址后,就以骄傲的口吻说:“走,咱再看看我们紫荆产业上的‘高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吧。”我将信将疑地说:“那有啥看头,还不是村村都一样的塑料大棚一排排吗?”“不是的,全是麦子,而且是新品种,你没见过的西农大研制的新品种‘武农169’,亩产一千三四百斤呢!”
  于是,我俩沿着园区的田间小道信步慢行,一到地畔,仿佛畅游于万顷碧浪。极目远眺,一片绿海影影绰绰,微风吹过,田野里的麦浪好似大海的波涛蔚为壮观。近处,半米高的麦子密密匝匝簇拥在一起,刚刚抽出的新穗好像“铮铮”作响,挺拔笔直,奋力向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阵阵麦香。
  李支书告诉我:“这一大片麦田是村上合作社流转的,一马平川不说,每百十来亩就配有一眼深机井,暗渠喷灌‘全天候’浇水,妥妥的高标准农田,麦子的最佳适生地,有1500多亩呢!这些年乡村振兴村村都搞特色产业,但好多村这山看那山高,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没特色凑特色,却丢了种粮食的老基本,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咱村群众相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古训,不凑热闹种麦子,是看到了国家今年重视粮食安全、端牢自己饭碗的好政策,种粮也能挣钱。”
  几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语,让我对紫荆“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只能是良田”的现代农业理念深深折服。我又问:“这些年大家都说种粮不挣钱反赔钱,李支书你就不怕赔,有什么秘诀吗?”李支书说:“当然,我们是算过账的,大面积种麦子,倒茬再种一季玉米,国家对粮食都有收购保护价,这样,每亩地纯收入两三千元,今年光种粮一项,合作社集体经济收入过300万没啥问题的。”
  “年集体收入超300万元!这不要说在凤翔,就是在全市也是屈指可数的典型村啊!”我不禁为眼前这位脸上些许黝黑但眼睛里却透出坚韧和乐观的紫荆“当家人”又多了几分感动和敬意。
  不知不觉间,我和李支书的脚步从田里的北畔走到南畔,一眼深机井的泵房旁,赫然矗立着村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简介的巨幅宣传牌。牌子上,几台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打药机等大型农业机械的照片分外抢眼,李支书乐呵呵地说道:“好马配好鞍,现如今咱农民靠种粮赚钱,光有良种良田还不行,还得有这几个大家伙才能行!”
  “是的,以后还要有无人机、采收机,走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的新路子呢!”我随声附和道。“等今年粮食大丰收了,我们计划着把这一大片粮食田变成良种田,让更多的群众种粮赚钱,赚更多的钱,让紫荆村越来越有看头,群众越干越有奔头……”李支书笑盈盈地憧憬着。
  话音刚落,一阵大风吹来,麦田里,掀起一波又一波深绿色的麦浪。这麦浪,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妖娆宏阔,和着红五月桃红柳绿的节奏,正把田野里播种的希望拉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