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广而告之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读书是件有趣的事
街角有个读书郎
读书是心灵的升华
诗中烟雨四月天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诗中烟雨四月天
◎文雪梅
四月的午后,一场春雨猝不及防,淅淅沥沥地下着,如烟似梦。空气中充盈着饱满、湿润的味道,有种淡淡的温馨和美好。
春雨,缠缠绵绵,轻声细语,没有丝毫的拿捏、做作的样子,一切都是那样自然,又犹如翩跹而至的仙女,就这样落在春天里的每处角落。麦田、房舍、树木、山野,世间的万物都因了这场春雨的降临,而显得如此澄静、明净、素淡,更为北方的四月赋予了更多的诗情画意,让人浮想联翩。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我看来,“烟雨”这个词似乎历来就是用来形容江南的。曾记得,那年春日去苏州,独自漫步在烟雨蒙蒙的石板小巷中,任长发飘飘,任衣袂飘飘,想其所想,思其所思,偶尔抬头眺望远方,杨柳、长堤、古桥尽在眼中,一幅烟雨江南如画卷一般展现在我的眼前,恍若进入仙境,让人流连忘返,沉醉不已。其实,身处北方小城,在春日里,更喜欢与一场蒙蒙烟雨邂逅,与一份恬淡、静谧的心绪相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恰如古诗中描写的那样传神如画,一场春雨恰如其分地潜入广袤的田野,一头扎进泛绿的麦田。在春雨的沐浴下,青青的麦苗像贪婪的婴孩,使劲吮吸着滴滴雨露,霎时变得神清气爽、倍儿精神。春风显得格外温柔、体贴,它们携着春雨,斜斜地织着,那些不知名的野草、野花也欢天喜地,探出头颅,大大方方地与这场雨来个零距离亲吻。杨柳披下长长的辫子,在烟雨中摇摆着婀娜多姿的身子,春雨漫过一程山,翻过一道岭,越过一个村庄,将世间万物悄无声息地滋润。
烟雨朦胧处,邂逅一袭花香是四月最美的风景。春雨涤绿了田野,唤醒了一池春水,叫开了鼓鼓囊囊的花骨朵。花开得意,先上小桃枝。就是一眨眼的工夫,陌上那些桃花就绽放开来了。一树树的桃花纷纷攘攘,毫不留情地在山野里蔓延开来,嗡嗡嘤嘤的蜂儿喧闹其间,空气中飘荡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伫立在蒙蒙烟雨中,或深深凝视一树繁花,看着滴滴细雨落在绽放的花朵上,将一朵朵绚丽的花儿涤荡得更加鲜艳、素净。或在烟雨中等待一树花开,就像等待一个人,让人心生温暖,又滋生些许期盼。或低头,再看看被雨水打落了的花瓣,零落一地,心头莫名增添了几多愁绪,“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开花谢春不管,好像人的一生,即使落地也是如此优雅、从容,一股淡淡的惆怅和怜惜涌上心头,让人黯然神伤。
隔着烟雨望小城,是最惬意的心境。站在家里,凭窗眺望,鳞次栉比的高楼弥漫在烟雨中,满眼都是青砖黛瓦白墙,油纸伞、轻烟、樱花树诉说着小城蒸蒸日上的故事。不远处,碧波荡漾的“龙湖”尽收眼底,春雨落在一望无垠的湖面上,荡漾起一圈圈涟漪,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陇州大地。湖面上倒映着红花、绿草、楼群,还有撑着油纸伞来来往往的行人,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江南水墨画,美得一塌糊涂。
苏轼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中写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四月烟雨美轮美奂的景致,写出了万物生命最初的真谛。
烟雨四月,是一壶新沏的春茶,飘散着淡淡的芬芳;是一阕新翻开来的宋词,婉约细腻,让人回味无穷。
这个季节,大地因繁花似锦而变得活色生香,春雨因缠绵悱恻而显得袅袅娜娜。烟雨四月,生命因为春天的一抹诗意更加辉煌灿烂。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