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广而告之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读书是件有趣的事
街角有个读书郎
读书是心灵的升华
诗中烟雨四月天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读书是件有趣的事
◎宋力行
老家门楼上刻着“耕读传家”四个大字,祖辈父辈中出了几个读书人,在农村,算是个“文脉”比较深的家庭了。我小时候看见家里的藏书,至少也有三四百本。而且很难得的是,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我爷爷和爸爸每年都还从生活费中挤出点小钱订阅报刊。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因此而发生的趣事也层出不穷。
比如漫长的暑假,我常常以晒麦为由,找一处树荫,铺一张草席,一整晌一整晌地读书。第一次读《红楼梦》,就是伴着风吹树叶“哗啦啦”的声音糊里糊涂读完的;比如偷偷看琼瑶小说,半夜哭得稀里哗啦让隔壁的爸妈听见了,把墙捶得“嗵嗵”响;比如上数学自习看《朦胧诗赏析》,结果书让老师收走,只好用几个青杏贿赂课代表再偷回来……其他像读书入迷走路撞墙、烧水烧干、偷懒挨打之类,也不胜枚举。
有件挨打的事记得特别清楚。我曾经有过一箱子连环画,那是我用来和其他人交换阅读的资料库,可这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好多人借书不还,也有些我借别人的好书,我也不想还;还有更多的书是我借给你,你又借给他,最后不知所终。反正到了最后的最后,不但我的书一本也没有了,还为此挨了我妈好几顿揍。为什么?因为别人借我的我要不来没办法,我借别人的再怎么不想还我妈也得让我还。
小学高年级,爸爸给我订了一份《民间故事》杂志,里面既有神仙鬼怪的故事,也有很多俗世传奇。那时候一下课,同学们就围在我身边听我讲故事。有一则后妈骗女儿喝下小蛇的故事非常离奇,同学们都听得聚精会神。讲到神医救女孩,从她肚子里引出蛇时,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压低嗓子问:“你们知道这个女孩的嘴里出来个什么吗?”同学们没一个人说话,都瞪大眼睛张着嘴看着我,我刚说了一个字:“蛇!”刺耳的上课铃恰好响了,一个女同学突然“啊”地大叫一声,抱头跌跌撞撞冲向了自己的座位。所有人都被这一声叫吓得四散而逃,我也吓坏了,心跳得咚咚响。整节课,大家脸色苍黄,呆若木鸡,既没有一个人捣乱,也没有一个人回答问题,老师满面狐疑地讲了一节课,估计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讲了些什么。
家里书杂,上了初中基本是逮着啥看啥,《论王熙凤》《忏悔录》什么的,虽然完全不懂,但没啥可读的时候也翻。我爸有一本《古今对联大全》比较好看,里面不但有好多对联,还有一些有趣的对联故事,比如秀才和财主的“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之类。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有一道对联题让我大出风头。这道题以抗战胜利为背景,上联是:中国捷克日本,要求学生从所给的六七个地名选三个对出下联。这故事我看过啊,当然会做:南京重庆成都。没想到的是,全校竟然只有我一个人做对了!语文老师为此在同年级几个班上大大表扬了我一番,号召同学们向我学习,多读书哩!
上小学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都是年龄挺大的男老师,普通话都不太行,所以上课基本是叫学生读课文,而那个幸运的学生呢,十有八九就是我!五年级时读《十里长街送总理》,等我读完,满教室都是低低的抽泣声,连老师都眼泪汪汪的;有一年冬天,妈妈和弟弟妹妹坐在热炕上,我背对他们坐在炕沿读《一碗阳春面》,读到那母子三人分吃两碗阳春面,老板和老板娘在柜台后面流眼泪时,我居然真听到了哭声,回头一看,妈妈搂着弟弟妹妹,三个人也都泪流满面了。
上了大学,生活费虽不多,但我宁愿饿肚子也要省钱买书。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道:“作为一种物品,这些书对于她还有一种意义:她喜欢抱着书在大街上行走,它们对她来说,就像上个世纪花花公子的漂亮手杖,使她显得与众不同。”我那时的感觉,和特蕾莎大致相同。当然到现在,那种颇有点矫情的想法已经没有了,读书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了生活必需,以至于有时候看到“坚持读书”这样的词语会感觉有些奇怪,读书是这么自然的事,难道用得着靠毅力来坚持?
再说了,世界这么大,可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时间也没钱去看个够,那读书岂不是最简便最经济的了解世界的通道。一个人的见识从哪里来?一个来源于他自己的阅历,还有一个来源于书籍。毕竟,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再怎么曲折漫长,过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看到的也是一条路上的风景。所以呢,还是多读书吧!因为读书的确是一件有趣的事。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