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公益广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怀念母亲
难忘叔父恩
我的姥姥
难忘农校旧时光
父亲的教鞭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怀念母亲
◎何一平
母亲离开我已16个年头了。16年来,我的意识里常常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列绿皮火车喷着白烟,有节奏地吼叫着在万山丛林中奔驰,到了一个山区小站,我眼巴巴看着母亲艰难地迈着颤巍巍的步履走下车厢,无限留恋地望着我,而火车无情地带着我继续前行,驶向人生的深处,把孤零零的母亲永远留在一个山区的小站。那个小站就是我的家乡坪头镇。
母亲姓李,出生在宝鸡市西部山区的九龙山下,20多岁时嫁给了父亲,结婚后先后生下了大哥、大姐、二姐和我。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秋冬季的晚上,母亲点着煤油灯,“吱扭吱扭”地纺线,我则趴在旁边借着微弱的灯光如饥似渴地读书。我当时的状态真可以用饥不择食来形容,见着什么读什么,《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西游记》《红楼梦》及《雷锋日记》……全都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有时看得哑然失笑,有时则扼腕唏嘘。母亲看我神魂颠倒的样子,就让我给她讲讲书里说的什么,但我一次也没给母亲讲过,倒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神怪故事,有时讲着讲着还会穿插着唱些好听的小曲。
上了高中我就住校了,一周回家一趟。后来工作进城后,与母亲更是聚少离多,一年也回不了几次。每次回去,大半天就是睡觉,母亲做好饭,我吃了就拍屁股走人。走时母亲倚靠在院子的门框上,看着我拐过山梁还不停地招手。
想着这一幕幕往事,我感觉欠母亲太多,陪伴太少,正是应了那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母亲去世前一天,我才连夜赶回去,她艰难地半睁开眼睛说:“宝娃回来了,玲儿咋没回来?”我连忙解释:“我们半夜走的,没带娃。”看着母亲还能说话,我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一点。母亲又说:“你给我掂一下脉。”因为我自学过一点中医,但确实没达到能治病救人的程度,母亲的话是我很久之后才理解的,那是她对生充满了渴望,她是想活的,她希望听到病情转好的话。我认真地切了脉,我真不能就当时的脉象辨别母亲生命的时限,就安慰母亲说:“脉象好着呢。”母亲听到后对我说:“你工作忙,你上班去吧,把玲儿管好。”我竟认为母亲暂时不要紧了,就匆匆赶回单位了。那几天单位工作的确很忙,正在筹备五年一次的换届会,我又是材料组的组长,真的也是放心不下工作。到了下午三点的样子,我接到大侄女打来的电话,她哽咽着说:“我婆走了!”我顿觉天旋地转差点昏倒。心里想:我怎么那么蠢啊!母亲让我去上班我就去上班了。父亲离去时我不在身边,母亲离去时我还不在身边,我为什么没在她老人家身边多待几个小时呢?离开仅仅五个小时老人家就平静地走了。
此后,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你工作忙,上班去吧,把玲儿管好”那句临终遗言,就心如刀绞。但可以告慰母亲的是,我的女儿,母亲的孙女,玲儿已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进入某国家机关工作了。
转眼16个年头过去了,在母亲刚去世的那一两年里,我多次梦见母亲,音容笑貌,真真切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生命认知的加深,母亲成了我意识的一部分,时常看见,又时常不见。又一个思绪纷飞的夜晚,我戴着老花镜,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天地悠悠,思念无垠。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