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党心连民心踏上幸福路
——千阳、陇县干部群众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本报记者韩正强
  金秋十月,丰收的喜悦溢满千陇大地。
  10月16日,陇县、千阳县的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连日来,大家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为辉煌成就点赞,给未来美好蓝图鼓掌,纷纷表示要主动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去,用知识、汗水谱写新的篇章和辉煌。
  好政策好日子为美好生活拼搏
  “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备受鼓舞,这几天我们合作社的妇女一边刺绣,一边讨论,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千阳县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王海燕激动地说。
  大红的牡丹灿然绽放,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在绣娘灵巧飞舞的指尖下,一幅幸福的田园图织了出来。从最初小打小闹到年收入千万元的大产业,王海燕感受更深:“幸福生活全靠党的好政策!”
  今年44岁的王海燕是千阳县水沟镇夹咀村人,过去在上海一家电脑绣花厂打工。2009年返乡创业,成立了合作社,组织附近会刺绣的妇女一起发展。起初,收益一般,每年挣的钱只够家里开销。从2014年以后,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千阳刺绣名气越来越大,王海燕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这几年,合作社每年刺绣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特别是千阳刺绣上了北京冬奥会后,以“虎头帽”为代表的刺绣产品在网上销售更加好。“今年宝鸡虽受几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今年产值超千万没问题。”王海燕说,最近她一直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认为在未来更要有担当,要立足刺绣合作社,带领更多妇女,尤其是留守妇女共同致富。
  学报告,激动人心;要发展,还得实干。这几日,陇县东南镇纸沟村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早早谋划村里的发展。纸沟村祖辈有制作泥瓦的传统手艺,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村”。村上有两个大工程队、17个小工程队,常年在西安、宝鸡等地的工地干技术活。按说生活不差,然而村上5个村民小组全在山里,出行不便,吃水困难,给儿子找媳妇难,因此“搬到山外去”成为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近几年,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陆续有4个组搬了出去,住上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建了5个文化广场,村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心连民心,纸沟村党支部书记高治成说,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大家都很振奋,心情十分激动。大家结合村里实际,在筹划未来的发展;村干部快速下到5组,动员最后一个组的搬迁;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引来的1.5亿元羊场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干着,年底前天然气也就进户了,未来的日子更红火。
  有信心有力量为未来蓝图添彩
  10月19日,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的果园里,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村民们满怀喜悦地摘果子。“这十年,我们的日子比蜜甜!”说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村民感慨地说。
  南寨村有11个村民小组2762人,过去主要收入靠种地和村民外出打工,是首批确定的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村上大力发展苹果种植,成为有名的苹果村,一举脱贫致富。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许多村民买了小汽车,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村集体去年收入了120多万元,拿出钱给老人养老进行补贴,也对村里考上大学的进行奖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罗长河说,这更让他们有信心和动力,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村上更要把富民产业发展好,让乡村更加美丽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学习和讨论中,陇县畜产局把自己摆进去,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该局局长闫柏平说,陇县有养奶羊的传统,然而成规模发展是从党的十九大以后开始的,奶山羊产业在县上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580元;通过五年来的发展,全县已累计建成规模化羊场184个,存栏奶山羊57.2万只,引来“小羊妙可”“中粮包材”等500强企业,全产业链产值达72.3亿元;未来县上的羊产业将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的奶山羊基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