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仓廪实
村里停满小汽车
人生之问的答案
以书为友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仓廪实
◎袁凌华
天刚麻麻亮,大哥就已经开着他的小皮卡上塬了。塬下有他住在单元房里的妻儿,塬上有他掌管的一千五百多亩土地。在陆续接手这些土地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花在庄稼上的时间比陪伴家人要多得多。
每天早上,大哥都要到地里巡视一遍,风雨无阻。每当这个退伍多年的老兵,由东向西穿行在田间地头,那些拔节抽穗的庄稼似乎就变成了他的士兵,而他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更像检阅三军的统帅。军旅生涯已珍藏心底,如今在这片土地上的回归与奋斗,就是大哥这个退伍军人的金戈铁马。
一番巡查过后,大哥把车停在塬边上,吹吹风,顺便赏赏花,只是他赏的是玉米秆头顶上繁密的玉米花。天有点闷热,太阳半天也没见出来,有些玉米的叶子又快要“拧绳子”了,他多么盼望能有雨赶来,痛快地下上一场。这几年,除了和地里干活的兄弟们一起早起晚睡地出力流汗外,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已是他的必修功课。六月,他怕雨,要收麦晒麦还要抢种玉米;现在,他又无时无刻不想念着大雨、中雨,哪怕是小雨也行。
玉米喜水,祖母说过玉米就是“水罐罐”,可今年整个夏天却一直干旱少雨。在国家灌溉项目的支持和资助下,大哥更新了滴灌设施,前后给这一千五百多亩玉米浇过两茬水。这些玉米长势还算不错,新长的玉米棒子从叶柄里冒出来,头顶深粉的玉米穗,就像美女刚染了的彩发,清新活泼。看这势头,金秋十月应该有个好收成,人勤地不懒,今年的小麦不就获得了大丰收嘛。
当年,大哥一退伍就去省城做起了餐饮生意,在一切都称心如意的时候,他却打道回府种起了地。看过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大哥说他理解了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话。重新当起了农民的大哥心里是有数的,那是他一贯的笃定和自信。我们家乡地处渭北塬上,农业条件历来不错,“周原月无月无,堇荼如饴”说的就是这里土地肥沃,植被丰茂。的确,我们这盛产的小麦品质堪称全国一流,让精工细作的臊子面得以闻名天下。
大哥之所以能流转到这么多土地,也是那些外出发展的人,认可了大哥产业化耕种的高效率,他们的土地不再成为外出致富的牵绊。这里成了无人机航拍中的沃野千里,我想,这一望无际的土地生长出充足的粮食,才是保证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史记》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怪不得大哥给自己的农业合作社起名为“仓廪实”,就像以前大伯在世时家里的大麦包总是装得饱满、扎得紧实,粮食就是过好日子的底气。
大哥站在塬边一直没有离开,这几天他忙着建设粮库和烘干设施,难得放松片刻。天色暗了下来,一阵风吹过,裹挟着豆大的雨滴由疏而密地从天骤降,大哥却不着急躲避,他是想在这雨中淋个痛快,陪伴着他的那些早已焦渴的玉米,与这期待许久的大雨来个漫无边际的深情拥抱。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