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文物:
铸造精美的千秋双鸾镜
毛丽娜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唐代李隆基写的这首传世诗歌《千秋节赐群臣镜》,记录了唐玄宗时期,在千秋节这天,李隆基为大臣赏赐铜镜的故事。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就有一件出土于陈仓区的唐代“千秋双鸾镜”,其醒目的“千秋”二字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镜子上的“千秋”二字,与诗歌中的“千秋节”相互印证。
  这面铜镜,直径27厘米,边缘宽0.5厘米,重量2286克。镜面像一朵盛开绽放的葵花,光洁如新。镜子背面是左右对称的两只鸾鸟,它们口中衔着长长的绶带,脚下踩着祥云,翩翩起舞(见右图)。鸾鸟头前装饰有花冠,颔首挺胸,振翅翘尾。在这面铜镜上,还有两个精美华丽的宫灯,上面有寓意千秋万代、国运昌盛的“千秋”二字。
  为什么会出现“千秋”二字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唐代的千秋节了。
  近日,笔者采访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工作人员郑苗,她介绍,千秋节是唐代的狂欢节。《旧唐书》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在大臣的建议表奏下,唐玄宗把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生日当天,玄宗要登上花萼楼接受朝臣和外国使臣的庆贺。千秋节祝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目就是“献镜”“赏镜”,各地官员要献上精美的铜镜,玄宗对四品以上官员赏赐铜镜,这些镜子被人们称为“千秋镜”。
  如今,这件收藏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千秋双鸾镜”,制作工艺精良,纹饰细腻华美,端庄大气,美轮美奂,虽历经千余载,仍泛着一种银白的光泽。千秋镜体现着大唐盛世的辉煌,凝结着古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承载着亘古流传的动人故事。透过镜背面图案纹饰及铜镜制作的精湛工艺,我们隐约可见铜镜艺术的魅力和大唐盛世的辉煌气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