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一个储物袋,承载了三代人的家国情怀
本报记者麻雪
    珍藏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展厅中的储物袋

    陈泉中(左三)和其他捐赠者领取长乐塬片区开发建设管委会颁发的捐赠证书(资料照片)

  
  8月8日,记者在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办公楼展厅,看到一个绿色帆布储物袋。在采访中得知,这样一个老旧的储物袋,它的经历、意义可不简单——
  抗战时期,它跟随陈家的祖辈人,参与过民族企业从武汉内迁到宝鸡的艰难旅程;新中国成立后,它跟随陈家的父辈人辗转多个火车站,陪伴着主人工作;如今,陈家新一代的少年,将它的故事写在自己的作文中,还获了奖,让更多的少年知道了它的故事。
  一本有意义的证书
  冯驱是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特聘文史专家,他告诉记者,这个帆布袋是由陈泉中、陈泉国兄弟二人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筹建时期,就捐赠给了筹建办公室,是第一个捐赠相关物品的,所以,颁给他们二人的捐赠证书编号是“001”,这也是一本很有意义的证书。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泉中、陈泉国都是曾经的宝鸡申新纱厂(后来更名为陕棉十二厂)的子弟,如今生活在宁夏银川。他们的父亲叫陈杏棣,是抗战时期从武汉内迁申新纱厂生产设备至宝鸡的职工。
  往事并不如烟,在抗战硝烟弥漫之际,一批爱国民族工业企业冲破重重艰难险阻,从武汉等地陆续内迁来到宝鸡,于一片荒滩之上建厂复工、支援前线,保存了民族工业的火种,书写了一部轰轰烈烈的“实业救国”壮丽史诗。
  当时的宝鸡十里铺一带是新的工业区,被著名学者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大作家茅盾先生路过这里时写下《“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
  在这些被记录的历史时刻,陈杏棣和这个帆布袋的故事开始了。
  硝烟岁月里的颠簸
  冯驱介绍说,1938年底,当时武汉申新纱厂的管理者、工人们扫尾清理出一批修理工厂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建筑材料,装满火车发往宝鸡。这是发往宝鸡的第21批货物,发走后,工厂里就没有什么机器设备可以拆了。负责押车的职员就是陈杏棣。这个如今静静躺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办公楼展厅里的帆布袋,当时就是被陈杏棣背着的。但是,当年第一次从武汉前往宝鸡就失败了。
  当时的火车行到河南信阳时,附近的柳林被日军占领,火车只得紧急返回汉口。陈杏棣也跟着火车返回,后来,他们又走水路,从重庆转往宝鸡。这个帆布袋,一直跟着陈杏棣来回颠簸,最后到达了宝鸡。
  陈泉中说:“听我的母亲说,这个帆布袋是当时武汉的厂里发给职工们,让大家装自己的工作、生活物品的。到宝鸡后,我父亲将帆布袋一直保存下来,并传到了我手里。”
  承载着对家的怀念
  “1947年,我出生在宝鸡长乐塬。”陈泉中向记者讲述道,“我21岁时,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离家的时候,母亲把这个帆布袋交给了我。母亲也是跟着父亲从武汉到宝鸡的。我记得母亲当时嘱咐我,这个帆布袋的年龄比我都大,是内迁时从武汉到宝鸡的,让我好好保存,而且很实用。”
  从1972年开始,陈泉中在铁路系统工作,因为工作原因,他在宁夏的中宁、银川、中卫等多个地方辗转,搬了5次家,不少旧东西在搬家过程中都被舍弃了,但是这个帆布袋一直保存着。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筹建时,陈泉中就把自己珍藏的帆布袋,以及与厂里相关的老证件等一并捐赠出来,并得到了编号为“001”的捐赠证书。曾经,他还绞尽脑汁回忆长乐塬的原貌,用手绘出沟沟坎坎、房舍、花圃等的位置,为筹建做参照。
  “我现在身在他乡,但是每年都会回宝鸡,去长乐塬看看。那个帆布袋是我对家乡宝鸡的怀念。我还与一些申新子弟相约到宝鸡寻觅曾经的故事,就因为有深深的乡愁藏在心里。”陈泉中说,他也多次带着子孙辈们,去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给他们讲述曾经硝烟中的历史,讲述那个帆布袋的故事。“我的侄女上初中,她听了我讲的故事后,写成了作文,还获了奖,这让我很欣慰。”
  在陈泉中眼中,这个帆布袋就是“传家宝”。虽然,帆布袋已经不在自己手里,但是它所承载的思乡情怀,尤其是它经历的历史所折射出的勇毅、自强的精神,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