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涧堡社区根据杨君强的回忆描述仿制的“正直可风”牌匾 骄阳似火的八月,苍翠的长寿山下,一条碧绿的玉涧河由北向南缓缓流淌,河畔就是玉涧堡村。数百年来,玉涧堡村东的这条玉涧河从堡中穿流而过,村子也因此得名。过去的玉涧堡村,石板路、窄巷子、老宅子;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玉涧堡村呈现出新面貌,旧城区变成现代住宅区,三百多户村民收获满满的幸福。
据考证,金台区玉涧堡村已有700多年历史。
2014年,玉涧堡村实行城中村改造,虽然曾经的老堡子已难觅其踪,但无论堡子如何改变,关于老堡子的故事并没有消失,在“杨青菜”和“铁板刘”这两股“清流”的浸润下,今天的玉涧堡人正直做人、勤于求知,好家风好家训代代传承。
8月8日,笔者来到新落成的玉涧堡社区,站在高处俯视焕然一新的玉涧堡,只见城在林中、人在城中,现代化的城市街景将玉涧堡装扮得绚丽多姿。
“杨青菜”吃青菜的地方官
“我们玉涧堡村明朝曾出过湖广道监察御史——杨茂,村上7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杨姓家族还有一块清乾隆年间‘正直可风’的老牌匾,不少人都见过。”年过八旬的原村上会计杨君朴对笔者说道。
杨茂为何叫“杨青菜”?杨氏家族“正直可风”的匾额有什么故事?
据玉涧堡社区书记杨宏斌介绍,杨茂,字林修,金台区玉涧堡人,举人出身,明朝正统年间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杨茂为官清廉,克己自律,在云南广南府知府任上一干就是16年,平时生活很俭朴,日食粗粝,佐以菜蔬,终年不知肉滋味,百姓因此称他为“杨青菜”。
杨茂的好家风世代相传,其孙子杨祥,以举人任四川地方官,史书记载其耿介有为,正直无私,人称“杨青菜后”。他的曾孙杨汝宫,在江西为官,同样留下了勤政清廉的美名。
说起杨氏家族“正直可风”的匾额,玉涧堡社区副书记杨君强说,“这块老牌匾,是在我家柴棚找到的。”他说,1995年,家里要盖一间简易房,需要用木料做一扇门,他在自家院子柴火棚里找到了这块匾额,把它做成门扇一直使用了近20年。他记得,匾额上刻有“正直可风”四个大字,落款时间为乾隆二十五年,匾上有十几个人的名字。杨君强说,他听爷爷和父亲说,这块匾就是乡民为杨氏家族赠送的,“正直可风”意思是把忠诚、正直的家风,像风一样传播出去。
遗憾的是,2014年,玉涧堡村拆迁时,这块匾额被毁坏了。直到2020年,金台区有关部门在走访中了解到杨氏家族“正直可风”的匾额,通过查阅区志、调取档案等形式,再次深挖了杨茂的故事,并以“牌匾历史、典型事迹、传承教育”为主线,拍摄了《正直可风传家远》的微视频,将杨茂优秀家风故事再次展现了出来。玉涧堡社区也重新仿制了一块“正直可风”的匾额并保存起来。
“铁板刘”刚正不阿的探花郎
“明朝时,咱玉涧堡就出了个探花郎,他就是我们刘氏家族的祖先刘俊。”91岁高龄的刘氏后代刘昌明对笔者说。据他讲,玉涧堡里原有杨姓、刘姓、王姓三大家族,历朝历代出过不少拔尖的读书人。过去,刘俊是大户人家,建有宗氏祠堂,就连玉涧河也叫刘家河。
探花刘俊为啥叫“铁板刘”?
据刘昌明介绍,刘俊,字世英,号朴庵,金台区玉涧堡人,明正统十年探花,曾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右侍郎。刘俊为官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当时,宦官汪直当权,掌管西厂,此人恃势横恣,使得朝廷官员人人自危,没人敢揭发汪直。满朝文武,唯有刘俊义正词严上表弹劾汪直的恶行,直陈其罪恶,使其劣迹暴露无遗,这一举动使得朝野上下、京城内外人人称赞他的大无畏精神,并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雅号——“铁板刘”。刘昌明介绍的情况,笔者在《宝鸡县志》等史料中也得到了佐证。
刘昌明听爷爷和父亲说,刘俊读书时特别勤奋,钻研学问十分用心。虽然,刘探花的故事已渐渐淡去,但勤于求知、正直做人的村风民风仍在代代传承。
传新风新时代的风向标
在宝鸡历史上,汉唐开疆拓土,涌现出马援、丘行恭这样能征善战的武将;明清文臣治国,在宝鸡历史上留下一批诸如“杨青菜”“铁板刘”这样科举出身的廉吏能臣。
玉涧堡这个有故事、有历史的地方,也先后涌现出了一批耿直忠厚、廉洁奉公、见义勇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名人。有耿直忠厚、长于书法,在教育界有一定威望的王祖儒;有当代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典型老支书杨祥瑞、张秋云;有跳进引渭渠中勇救落水妇女,被金台区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77岁村民杨复航;有孝亲敬老、传承孝道的村民贾云香;有拾金不昧的保洁员李江艳、杨改娟……
在玉涧堡,正直做人、勤于求知的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如同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风向标,成为一股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