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夏风吹,又闻新麦香。今年夏收,我市再次交出一份重若千钧的答卷:全市280.56万亩夏粮,平均单产317公斤,总产88.95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1.93%和2.07%,单产、总产刷新全市最好历史纪录!
面对2021年70年一遇的强秋淋天气,大面积晚播弱苗及农资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夏粮逆境夺丰收,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粮策”?
人努力“过关斩将”锁定丰收大局
夺取夏粮丰收,对全年粮食丰收、稳定物价、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我市将粮食生产列为“头号工程”,去年以来,先后召开小麦抗灾强管现场会等专题会议9次,层层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牢牢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下沉一线,将工作部署会开到了田间地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用实际行动激发出宝鸡粮食生产的“硬核”实力。
“每年国庆节前后是小麦的适播期,去年全市80%以上小麦都播在了适播期,保证了小麦播种质量。然而,由于强秋淋天气影响,晚播田面积仍然有50万亩,我们按照‘以密补晚、以肥补晚’的原则,千方百计浇水追肥,促使苗情迅速好转。”7月4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工作人员介绍,面对不利情况,省农业农村厅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麦田开展护苗行动,指导农户及时追肥、保温,力争多浇一遍水、多施一次肥,共开展冬前追肥64万亩(为常年4倍以上),冬春灌溉86万亩,今春小麦一、二类苗较冬前增加16.3%,苗情达到近年最好,为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麦要想长得好、产量高,病虫害防治少不了。从去年秋播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虫口夺粮”大战就拉开了序幕,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制订“作战计划”主动出击,推广抗病虫害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种、从源头减少田间菌源量、开展拉网式病虫害监测预警、紧盯时间节点开展“一喷三防”工作……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尽管小麦条锈病发病早于往年,但在各项综合措施努力下,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为近10年来最轻。
从去年开始,“播种关”“田管关”“条锈病关”……虽然困难重重,但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迎难而上,一路“过关斩将”,在前期田间管理中就一举锁定了丰收大局。
技给力科技赋能端稳“饭碗”有底气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高产自然离不开“芯片”的核心力量。一直以来,我市农户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大多播种小偃22等传统小麦品种,然而这些传统品种比较容易感染病虫害,这也大大影响了小麦的产量。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从品种源头挖掘增产潜力,大力扶持扶风、岐山、千阳等县区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小麦新品种,并派出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新品种,全力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据了解,今年西农226、伟隆169等优质高产品种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10%以上,小偃22等传统品种播种面积下降35%以上。
良种与良法结合,为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机与农技结合,为粮食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如今,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在田间机收机种小麦十分普及。今年,我市夏收又有“高科技”,引进粮食烘干设备40套,其中岐山县雍川镇麦禾营村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引进的烘干设备每日可烘干小麦200余吨,能有效满足群众需求。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从大田高产到颗粒归仓,夏粮丰收的链条中,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夏收前,全市各县区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了专业技术培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等,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广粮食机收减损技术,引导农机手在夏收过程中强技能、精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据了解,今年夏收,全市机收损失降低了0.8%,实现减损增收达1.14万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们有能力端稳自己的饭碗。”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近年他们引进了144台小麦宽幅沟播机、358台节水灌溉设备、481台新型收割机等一批大型现代化农机,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质效。目前,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84.5%。
政策好金色麦浪奏响丰收“协奏曲”
高标准农田是提高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以粮食生产为“纲”,积极申请财政资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效提高农田抗灾、减灾和灌溉能力,截至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到179万亩,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了高标准农田21.9万亩,为赢得夏粮丰收取得了“主动权”。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我市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配方肥等培肥土壤技术,同时细化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和施用总量,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亩增施有机肥150公斤至200公斤,提升了土壤肥力,充分保障了小麦生长期养分供应的平衡。”面对丰收年景,市农技中心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先机”。
农民是种粮的主体,也必须是最大受益人。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1亿元,第一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100万元。此外,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落实小麦促弱转壮、一喷三防、粮食生产提升等项目资金6315万元,对落实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缓解农资涨价影响、推动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广大农户及时掌握夏粮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我们建立了农技人员入园服务队,点对点、一对一精准服务。”市农业农村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联合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其中气象部门开展了8次人工降雨等影响天气作业,保证小麦生长期底墒充足。今年小麦籽粒饱满,粒重高于常年,这也是小麦丰产的主要增量部分。
夏粮丰则全年稳!经历了多重考验,宝鸡农业人再次打破了自己的历史纪录,交上了一份傲人的丰收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