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地名命名应注重文化内涵
张晓燕
  一座城市的地名,不仅承载着生活在这里的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体现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宝鸡古称“陈仓”,有一条道路取名“陈仓大道”,其意就在历史的传承;蔡家坡有一条道路取名“孔明大道”,一下子就把这座小镇与三国文化联系起来,体现出本地文化,也让外来的游客感受到曾经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故事有多么精彩。
  路名,是地名的组成部分,地名类别繁多,大到自然地理实体,小到街路巷村、新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名称等,都沉积着生产生活的历史印记,命名、更名都应审慎。地名,典型地反映着一城一地的历史发展、环境变迁和文化记忆,被称为“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今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名的命名、更名,应考虑社会影响和专业性,以及与群众生活的密切程度,要进行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和综合评估。条例强调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防止在地名命名、更名过程中的“任性”。
  好的地名,能增加一个城市的魅力。对于新的道路、园林、小区命名,一定要多听取专家学者以及市民代表的意见,仔细推敲,绝不能“闭门造名”,想当然地从外地市甚至外国照搬照抄,忽视了自己城市文化的风格和内涵。如果走到中国的每个城市,看到的地名是“欧洲城”“加州阳光”“塞纳河畔”,不仅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而且会让人对这种“崇洋媚外”的做法感到不齿。
  好的命名,应该彰显文化符号。宝鸡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建城史,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相当厚重,岐山的周文化景区叫“周城”,五丈原下的小镇叫“三国小镇”,陇县的“秦源路”让人联想到秦的起源之地等,这些命名都很有文化特点,能为城市增色。
  好的命名,能传达一种牵动游子的乡愁。地名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标识,也是这一地域内人们共同“乡愁文化”的记忆。文化自信就是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规范地名的命名、更名,不但是在保护弘扬中华优秀地名文化,也是在留住“乡愁”。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