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深度宝鸡
第03版:深度宝鸡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光荣在党忆峥嵘岁月二
郭秀英:“我参加了渡江战役”
凌传雄:“携妻带子支援三线建设”
高增岳:“誓与阵地共存亡!”
唐兆明:“再难也要把弹药送到前线”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高增岳:“誓与阵地共存亡!”
本报记者祝嘉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内高增岳烈士的墓碑
高增岳
“父亲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是我们的光荣。我们后辈也要争气,绝不给父亲的荣誉抹黑。”7月6日,在扶眉战役胜利73周年之际,高增岳烈士的女儿高利哽咽着说。
高增岳1916年出生在榆林横山的一个小村庄,他自幼勤奋上进,1932年参加革命,1937年光荣入党,因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突出,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副团长。
1949年7月,扶眉战役打响,11日夜,三十三团从乾县临平隐蔽疾行至岐山罗局,准备截击敌十八兵团三十八军。12日凌晨,敌军由东向西溃逃,在强家沟与我军发生激烈交火。高增岳率领战士浴血奋战,面对敌人铺天盖地的炮火,他大声喊:“同志们,我们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敌军动用一个团的兵力,反扑长达七八个小时,却始终未能突破防线。12日下午,我军向敌军发起总攻,高增岳一马当先,率领战士强突敌人阵地。进攻中,一颗子弹射进高增岳的大腿,他前进不得,便坐在地上指挥战士冲锋。又一颗子弹打中他的胸部,他捂着伤口,忍着疼痛,拼尽全力指挥战斗。就在这时,第三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看到高增岳牺牲,战士们高喊:“为高副团长报仇,冲啊!”冒着枪林弹雨,我军攻下了强家沟,全歼敌军主力部队。
“最后一次见到父亲,姐姐10岁,我4岁,弟弟才1岁。”高利说。1947年,高增岳随部队辗转途经横山,短暂停留了两天。开拔时,高利姐弟跟母亲去送行,只见父亲骑着高头大马,很是威武。“父亲个子不高,但在我眼中,是那么高大、魁梧。”高利回忆说,“没想到这一面,竟然成了永别。”1949年,高增岳在寄给家人的信中称,西安马上解放,战斗就要胜利,准备把妻子和孩子从山村里接出来住。一家人又高兴又期待,等来等去,却等来高增岳牺牲的消息。“当时正值秋收,母亲受了很大打击,我们也非常难过。”高利说,后来,家人去宝鸡运回父亲的遗体,火车转汽车,最后拉到村里安葬。高利说,下葬时,大人不让他们小孩看,直到1959年母亲和父亲合葬时,她才看到父亲的遗体。“那一刻,我很心疼,但也很骄傲。”高利说。
追寻父辈足迹,高利和姐姐、弟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在数十年的工作、生活中,他们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经常向子孙讲述先辈的故事,教导他们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