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3版:专题
第04版:万象影刊
第05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廉政广角
第08版:民政专刊
标题导航
|
一台车奔向550亿元新高地
一碗面下出140亿元产业链
一壶醋酿出4.7万吨销售量
一台车 一碗面引领岐山高质量发展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碗面下出140亿元产业链
臊子面已成为岐山的地域符号
本报讯一碗“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岐山臊子面,如何“下”出经济风味?岐山县在打造“一碗面”经济全产业链的过程中,给出了全新的答案。2021年,岐山以销售带动为核心、工业化推进为关键、原料生产为支撑,全年“一碗面”市场总产值突破140亿元。
近日,在位于岐山县城的食品产业园内,“岐山面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一方面,这里正在对高质量小麦进行收储,另一方面,建筑面积高达4万平方米的制粉楼内,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宝仓告诉记者,70台制粉设备正在陆续到位,不久后,企业的拳头产品“岐山臊子面专用粉”和“擀面皮专用粉”将陆续生产,每日产量将达千吨以上。
这个项目,正是岐山“一碗面”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了解,岐山县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岐山优质小麦试验站,通过试验示范,带动全县发展20万亩特色优质小麦。目前,益店镇、蒲村镇、青化镇优质小麦基地面积达到12.6万亩。
同时,围绕“一碗面”经济要素构成,岐山县通过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加快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绿色养殖、特色果品4大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全程可追溯的“一碗面”经济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岐山臊子面已不仅仅是一道地方传统美食,更成为岐山县鲜亮的地域符号和经济符号。
本报记者孙海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