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陈宗科:我在冯家山水库工棚里入党
■本报记者麻雪
    陈宗科在冯家山水库建设工地上的留影

  6月29日,在建党节前夕,记者见到了亲历过冯家山水库建设的老党员陈宗科。说起曾经参与水库建设、在工地入党的故事,75岁的陈宗科激动不已,找出很多他视如珍宝的照片等,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宗科1947年出生在扶风县法门镇。1969年,读过高中的他在当时算是高学历,被任命为建设冯家山水库一个民兵连的连长。陈宗科告诉记者:“我们连是建设水库的一个先遣队,没有工棚,就住在当地社员腾出的窑洞里。没有‘连部’,就把一户社员用来圈养猪、羊,并且两头都敞开的窑洞做个简单的‘包装’,成了全连的‘中心’……”
  就是在如此简陋、艰苦的情况下,陈宗科他们开始了道路拓宽等先遣任务。随后,他们又接到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千河上架设索桥。
  在陈宗科珍藏的众多资料中,有一本冯家山水库管理局编纂的图书,其中有一篇名为《索桥情结》,详细记载当时的建设过程和他的心路历程。他激动地读给记者:“一水之隔,把工地分为两半,两岸来往很不方便。架桥的期限要求很紧,务必在五、六两月内全面完成。没有石子,就用箩筐从河滩上一筐筐抬;没有沙子,就挽起裤腿在水中一锨锨捞;没有水泥,就一鼓作气从几里外一袋袋背。五月的河水还很冷,但大家不顾冰冷,在齐胸深的水中一趟趟奔忙。终于,经过汉子们的艰苦努力,两根粗壮高大的混凝土π型杆在陡峭的岸边拔地而起,为支撑铁索铸起了坚强的骨架……”
  陈宗科回忆:“我记得令人十分欣喜的是,在1970年的七一建党节前,我们完成了索桥的架设,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党的生日献礼,我们感觉非常光荣。”
  从建设冯家山水库开始,陈宗科就多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75年3月17日,是他铭记了四十多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工程指挥部党委宣布,我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记得宣布我入党的地方,就是在工地的一个油毡棚里,我当时非常激动!”
  当年架设的索桥虽然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离我们而去,但那两根π型杆仍挺立着。陈宗科说,每当在冯家山水库看到它们时,就感觉像是两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造福于民的水库。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