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市艺术剧院原创话剧《面皮》的剧本,耗时五年时间,修改上百次,近4万字文字,现已完成创作,进入排演筹备期。为此,笔者专访了《面皮》话剧主创人员、导演和部分演员,了解这部为陕西省十艺节打造的剧本创作背后的故事。
话剧《面皮》是一部原创方言话剧。剧本时间跨度四十多年,围绕三代人做擀面皮、卖擀面皮的奋斗史,透过一户人家生活细微处的变化,映射出了宝鸡这座城市改革开放的巨变,讲述了宝鸡农村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进程,展现了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不同人生、不同命运。在主人公一家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普通农民对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坚守。他们没有因贫困而自弃、因富裕而堕落,也没有因艰难就退缩。恰恰是他们勇于直面生活、直面人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弘扬的。
编剧解析这部话剧缘何名为《面皮》
不少喜爱话剧的观众都对剧名很感兴趣。为什么要叫《面皮》?
张骥,是市艺术剧院编剧,《面皮》是他的原创作品。据他透露,宝鸡擀面皮传承千年,声名远播,是西府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一碗香辣可口的宝鸡擀面皮,不仅是宝鸡人的成长记忆,也让不少人因为这个味道记住宝鸡这座城市,一碗擀面皮更让宝鸡的一些老百姓闯了路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也赢得“面子”。面皮从字面理解有面子的意思。
谈起创作初衷,张骥说,自己本着“艺术创作应聚焦小人物”,以小人物的生活,揭示时代大主题这一创作理念。“创作进程中,我走访了全市几十家擀面皮店,不断采风和补充。”张骥说,2018年,进入创作期,他听取了市文创室毛广魁、张秋礼、王冰莹的意见建议,认真分析及时修改完善。5年的创作中,剧本经过反复打磨,2019年5月完成第二稿,2020年3月完成第三稿,9月完成第四稿,2021年11月完成第五稿,今年3月完成了第六稿。
“阅读剧本,能勾起我们每一个老宝鸡人的回忆,因为这里面有秦人、秦音、秦食、秦韵。”话剧部舞美设计李东奎说。
导演感言秦腔唱段增添宝鸡元素
香辣可口的擀面皮、豪迈地道的宝鸡方言、宝鸡人爱用的老碗,还有画龙点睛的秦腔唱段,这些熟悉的宝鸡元素,让话剧《面皮》创作伊始就充满了老宝鸡的味道。
该剧导演汪晓龙介绍,话剧《面皮》在形式上是宝鸡方言的无场次话剧,以话剧为主、地方戏为辅,根据剧情需要,在关键情节处增添了《金沙滩》等秦腔选段。剧中背景音乐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气氛音乐加入秦腔特色后,似弦乐般轻柔舒缓,又粗犷豪迈,气势浑厚。
该剧另一位导演冯子夏介绍,由于《面皮》是一部人物群像戏,形象众多,主演有十几个,群演几十人。其中,主人公红强与村支书之间的“父子情”是整部话剧作品的灵魂与核心,剧中对这两位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扩大红强的人物性格特点,强化村支书朴实、心地善良的农民形象。
舞美设计李东奎透露,为了生动、形象地把话剧《面皮》的真实景象展现于观众面前,舞美结构用旋转舞台来完成对空间结构的处理。服装紧跟年代,从“黑白灰”自然过渡到时尚的光鲜靓丽。人物造型上让观众一眼认出人物特征并留下深刻印象。
市艺术剧院原创剧目繁荣城市文化
一次次研讨到深夜,一次次紧张的会议……
一切,只为得到观众的肯定。
艺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那么,如何深入生活,怎样扎根人民?
宝鸡市艺术剧院院长杨兰表示:“作为地方院团,我们一直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展示话剧原创力。为创作话剧《面皮》,大家集思广益,一次次研讨到深夜。市文旅局多次召开座谈会,提出文艺创作要以小切口大情怀引领精品创作风向。这部话剧讲述的是农村小人物,写的是宝鸡生活和宝鸡故事,展现的是宝鸡人的精神。观看《面皮》,其实就是看宝鸡人的奋斗史、创业史。”
近年来,市艺术剧院先后创作了《青山深处》《美丽森林我的家》《收信快乐》等多台精品剧目。其中《青铜》剧目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这些是市艺术剧院文艺创作繁荣的缩影。
“让《面皮》登上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的舞台,向观众奉献出我们的精品力作,这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所有人努力的方向。”杨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