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乃璋
电影《寻根周原》经过近两年的后期制作及影片报审等工作,6月27日终于与观众见面了!可以说这一国内首部反映西周文化的影视题材作品,是全体剧组人员共同努力打造的艺术精品。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之年。选择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时刻上映,充分体现了这部影片的创作团队“一心向党、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和影片的深刻内涵。预祝影片在全国上映取得圆满成功,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电影《寻根周原》主要反映出生在周原西岐大地的两个亲兄弟丁尚仁、丁尚义的人生经历。通过“一只皮箱,一个黄挎包”的故事,展示了周礼文化塑造的“忠信守义”与“慎独”“忠恕”和“朴实无华”的感恩思想。电影运用时空穿越方式,讲述了三千多年前“凤鸣岐山”“断发文身”“握发吐哺”等周文化典故,旨在从本源上挖掘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源头上的博大精深,以及在发展传承过程中的外延与内涵。
“一只皮箱”的故事,讲述的是出生在周原沃土上的丁家两兄弟中的老大丁尚仁的人生故事。通过丁尚仁之子丁西周从海外回周原寻根问祖,探寻父亲儿时讲的故事,展开了电影的画面。上世纪30年代后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丁尚仁在西安给刘掌柜刘福贵开的洋布行做相工,特务头子胡特派员经常在小洋布行寻衅滋事,并看中刘掌柜闺女刘姑娘。面对咄咄逼人的胡特派员,刘掌柜无奈关门停业,并将全部家当换成银圆装箱,交给丁尚仁。刘掌柜说:“这是我毕生的积蓄,你把它带回周原老家好生保管,能躲过这一劫,我自会找你;若躲不过去,算我们之间的情分。”丁尚仁把皮箱抱回家中。父亲说:“刘掌柜对咱多大的信任呀,你要好好保管。”此时,胡特派员又追赶到丁家,并纠集土匪火烧丁尚仁父亲。丁尚仁远远看着熊熊大火,含泪把皮箱抱在怀里离开了周原。在近十年时光里,丁尚仁苦苦寻找打听刘掌柜的下落,终于在上海老街偶遇刘姑娘,把皮箱如实交给刘掌柜,年已花甲的刘掌柜感激不尽,将刘姑娘许配给丁尚仁。这一故事反映了丁尚仁在失去亲人面前,在饥饿难忍时刻,始终如一守住皮箱,体现了丁尚仁诚信守义、忠诚互信的人格魅力。
“一个黄挎包”的故事,说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丁尚仁弟弟丁尚义一家五口人,家境贫寒。为了供儿女上学,丁尚义顶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压力,偷偷种土豆、喂肥猪,挣钱养家糊口。他常常将土豆背到集市卖,驻地部队一名解放军炊事员经常到丁尚义摊前买菜,炊事员得知丁家生活困难,故意在菜摊上丢下装有十五元钱的黄挎包,丁尚义等到天黑无人来取,就用这笔钱给儿女交了学费。后来丁尚义到处打听丢黄挎包的解放军,他得知这位军人复员后,又连续多年为部队送菜送蛋。两个孩子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后,一直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直到父亲病重去世前才说明来由,儿女们为父亲数十年的举止所感动,表示要继承父辈忠恕、慎独和知恩回报的高尚品德,立足本职,为国担当奉献!
电影《寻根周原》打破常规,运用时代穿越形式,将西周时期、抗战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及现代故事有机结合,虽然时间跨度大,但展现的故事内涵和文化价值是相通一致的。例如,开场戏运用“凤鸣岐山”典故,将古公迁岐、泰伯仲雍断发文身、三让王位、周公吐哺握发、伯禽诫子等典故在剧中相互串联,前后呼应,展现了周原脚下先贤们德配天下、制礼作乐、亲民爱民等治国理政的风范,是这部影片不同于其他影视作品的独到之处,充分体现了影片的历史厚重和传统文化实力,是目前电影行业领域的创新和探索。
电影《寻根周原》用90分钟时间展现了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至当代的平凡故事,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弘扬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它寻根在周原,魂在德、诚、忠、义、礼,正如电影结尾丁西周说的,一个人目光的长远,不在于眼力,在于站立的高度;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在于脚力,在于选择正确的道路;一个人的荣誉再大,也大不过责任;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肯定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寻根周原》电影的公映,宣传了周原,宣传了宝鸡,宣传了陕西,提高了周礼文化的认知力和知名度,同时也更加激励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德尚礼,诚信守义,尊贤敬孝,廉洁修身,担当作为,敬业奉献,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傅乃璋,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