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夏季享美食安全别忽视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夏季来临,持续高温高湿,食品容易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高发、频发。为预防夏季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发布夏季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市民群众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改善饮食卫生习惯,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严把食品采购关
  市民群众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正规商场、超市和大型农贸市场,要仔细查看食用农产品是否新鲜,预包装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过期食品,包装破损、胀袋的预包装食品,未按要求冷藏的食品一律不要购买。
  食品制作讲卫生
  夏季,市民对购买的食材要清洗干净,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餐具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必要时可用沸水消毒杀菌。加工食物要烧熟煮透。夏季气温高,做饭时要把握好量,尽量不要剩饭剩菜,以免放置时间久了变质。若有剩饭剩菜,要及时存放在冰箱内,隔夜饭菜食用前须加热烧熟煮透。
  食物储藏有讲究
  许多人认为,夏季把食物放到冰箱就能有效防止变质。其实,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宜放进冰箱储藏,不同的食物储藏方法不尽相同。热带水果大部分都怕冷,放在冰箱冷藏不仅会冻伤,还容易变质,最好放在阴凉处储藏。如果一定要放入冰箱,应置于温度较高的蔬果槽中,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天。新鲜的鱼类储藏前应先去掉内脏和鱼鳞,洗净沥干后分成小段,用保鲜袋或塑料食品袋包装好后放入冰箱。冰箱内存放食品不宜过满,食品贮存要荤素分开、生熟分开,蔬菜、水果类食品宜冷藏保鲜,防止食品在冰箱内交叉感染。
  街头卤肉要慎食
  夏季细菌繁殖迅速,卤肉、凉拌菜三四个小时就可能变质。街头摊点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缺乏相应的降温、灭菌设施,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难以追责维权。市民群众购买熟食,应到具有合法资质和具备灭菌、降温条件的超市或副食店购买,购买时要注意观察色泽,颜色鲜亮的熟肉切勿购买。
  外出就餐看“笑脸”
  市民外出就餐时,应选择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公示证明齐全、环境整洁、量化分极高、有“笑脸标识”的餐饮单位就餐。就餐前要注意检查食物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餐具是否洁净,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按需点餐,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网络订餐尽量选择距离近、证照齐、卫生好、信誉高的餐饮单位,收到食物后,及时查看餐食包装或封签有无破损,勿长时间存放。
  烧烤食品勿多吃
  炎炎夏日,约上三五好友,围成一桌吃着烧烤,畅谈人生,十分惬意。但需要注意的是,肉类在烧烤、烟熏、烘烤时,脂肪因高温裂解,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通过热聚合反应生成苯并芘,大量摄入烧烤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烧烤食品如果烤制时间短,无法彻底杀菌,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等。加之,路边烧烤摊卫生条件较差,加工制作过程不规范,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危险。因此,烧烤食品不宜常吃,每次食用也不宜过多,变色、异味、口感不佳的肉类、烤制半熟或焦煳及刚烤熟过热的肉类均不能食用。
  饮用啤酒莫贪杯
  夏季,许多市民喜欢喝啤酒,但切记不能贪杯,一定要适量饮用。大量饮用啤酒,不仅容易造成胆肾结石、铅中毒,而且有可能诱发痛风和心动过速。夏季食用冷饮也要适量。过量饮用各种冰镇饮料,不仅会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导致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而且会影响消化,加大中暑几率。冰镇饮料并非人人都可饮用,婴幼儿、老年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尽量不要饮用,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用小龙虾要烧熟
  夏季,美味可口的小龙虾让人欲罢不能。食用小龙虾应该注意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自己加工制作小龙虾,尽量到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农贸市场、超市等地购买。制作小龙虾前,要去除虾线,清洗干净,烹饪时要高温烧熟煮透。食用小龙虾时也要格外注意,毒素含量最高的头部,特别是鳃部要慎食,以防肺吸虫寄生。外出就餐时,如果碰到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肌肉颜色变深、壳身有较多黏性物质的小龙虾切勿食用,极有可能是死虾或变质虾加工制作而成。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工作人员提醒市民群众,在餐饮消费过程中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消费者一旦发生腹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保存好就餐发票、就诊记录、检验报告等相关凭证,并及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