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数字政府一屏观全域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数据分析 ●全力打造“一个云数据中心、一套标准体系、四个支撑平台、七大建设行动”的“1147”宝鸡数字政府建设体系。
●为“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奋力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智慧支撑。
●明确到2025年,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水平成为全省标杆,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日前,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制定的《宝鸡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政府研究通过。《规划》为宝鸡数字政府描绘出这样一幅全新场景:
政府运用网络通信、智能终端等数字技术,把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数据“统”起来“通”起来,处理事务由“各自为战”变“协同联动”,精准有效快速形成让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企业、群众办理事务不再东奔西跑,尽享“网上办”“指尖办”,“最多跑一次”;
……
“数字时代的大发展大变革,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政府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负责同志介绍,《规划》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顺应新发展格局,抢抓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为统领,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力,以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府决策运行水平、社会治理能力、政务服务效率、公共服务深度为重点,明确到2025年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将全力打造“一个云数据中心、一套标准体系、四个支撑平台、七大建设行动”的“1147”宝鸡数字政府建设体系,为“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奋力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智慧支撑。“1147”宝鸡数字政府建设体系是什么?
一个云数据中心,为市级各部门、各县(区)、镇(街)提供高效、安全、可按需使用的政务云平台;一套标准体系,为数字政府建设和发展提供规范性标准体系;四大支撑平台(数据共享平台、数据运算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统一认证平台),为数字政府前端应用系统提供后台支撑服务;七大建设行动为数字基础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治理监管数字化、决策运行数字化、数字新业态建设行动和安全体系提升行动,是“十四五”期间宝鸡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
对标《陕西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宝鸡的《规划》更具前瞻性。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期间,宝鸡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成了政务一朵云(关天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外网市、县、镇、村四级互联,完善了政务数据库体系,整合共享了大部分政务数据资源,一大批政务服务应用上线运行。在此基础上,宝鸡数字政府《规划》建设目标更加贴合宝鸡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应用系统”的融合发展规划布局,把宝鸡数字政府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建设数据标准、资源共享标准、接口规范标准、运维管理标准,为数据服务、数据流通夯实技术基础。
数据资源聚合共享政府决策更科学
数字政府建设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施政理念、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对于增强政府服务效能、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是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开放和信息服务的基础。政府部门间是信息孤岛还是数据共享,决定着数字政府建设是否能最大化实现“优政、利企、惠民”的目标。
众所周知,大数据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特点决定了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追溯过去、处理当下、推演未来,不依靠数据共享,上述这些步骤很难实现。
专家表示,正是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等部门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用数据共享助力疫情防控精准决策、人流实时分析、风险人员识别、抗疫物资调配等工作措施,快速切断传染链条,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以前,政府信息数据主要问题就是共享难、协同难。目前,我市已建成市县一体化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已争取到国家和省上38个部门共324个查询服务类接口。截至目前,平台汇聚接入全市包括县区在内的205个部门995类10004.75万条库表类数据。
《规划》提出,我市将加强对政务数据资源质量、共享交换程度、应用支撑能力、数据资源利用率等指标上的监督考核力度,纵向对接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横向拓展市级部门、各县(区)数据共享应用,全面提升我市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利用,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强化分析和挖掘,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行政事务网上监管政府运行更透明
在我市,有了“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执法人员运用移动执法监管端App开展餐饮企业的日常检查、监督警示、专项检查等;餐饮服务经营单位也可运用企业端App开展定期自查,加强进货管理、人员健康管理等,及时回应公众意见和投诉;广大群众运用公众端App,还可以随时查看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情况、企业资质、食材来源、食品加工过程等。
在低保监管方面,我市各县区民政部门根据网络平台登记的个人信息、家庭收入等信息,提高低保对象认定精准度,推进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有效提高了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后,落实“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机制,提高了工作时效,大大方便了困难群众。
我市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网上监管平台,政府发挥监管作用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对政府职能进行监督,工作运行更加透明。《规划》指出,将支持与国家、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对接,争取更多政府职能部门实现“有问必应、接诉即办”的新的监管模式,打造全线上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