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文明风景处处见
——《宝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见闻


  本报记者罗琴
  《宝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近一月来,我市掀起践行文明新规的热潮。那么,《条例》在规范社会秩序、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方面效果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车让行人蔚然成风
  车让人、人守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5月23日,记者在市区多处走访发现,无论是市区主干道,还是背街小巷,斑马线前礼让行人随处可见,车让人、人快走已成为大家的习惯。
  当天上午,记者在金台区金台大道大润发超市附近的斑马线前看到,这里车道较宽,车流量较大,而且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记者观察20多分钟时间,陆续通过几十辆车。所有过往车辆看到有行人通过马路时,都会将车停下,行人见车停下,也会相互提醒,小跑着通过马路。市民张莉说:“车辆给我们让行,我们快步通过既是对司机的尊重,也能提高通行效率。”
  接着,记者又来到渭滨区公园路与峪泉路十字交会处,这里车辆川流不息,人流量较大,路边等待通过的大多是出门买菜的老人,以及不少去公园锻炼的市民。记者发现,过往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私家车速度都比较慢,看到有行人通过,均会提前减速停车。私家车主高小波说,斑马线处礼让行人时,大多数市民都能很快通过,有时遇上刮风下雨天,有的市民还会向他竖起大拇指,让他感觉很暖心,“只有互相谅解,我们的出行才能更顺畅、更舒心”。
  文明细节随处可见
  公共场所的文明规范作为《条例》中重要内容之一,其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5月24日一大早,不少市民迎着初升的太阳出门了。记者注意到,在市区渭河生态公园休闲步道上,遛狗的市民都给自家宠物狗拴上了绳索。“这狗真漂亮,还染了红耳朵。”记者寻着声音望去,一只拴着绳子的雪白色小狗的耳朵和尾巴被染上了玫红色,煞是好看。小狗主人听到旁人夸奖,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呀,这小东西又拉了。”只见小狗主人边说边从包里取出夹子、纸巾、塑料袋,认真地将小狗的便溺进行清理。
  路过的市民周宝霞告诉记者,她常常在这里散步,最近见到遛狗的市民手里都牵上了遛狗绳,感觉安全多了。“我们社区宣传说《条例》里明确规定了,对于小狗随地便溺不清理的,都要罚款呢,而且现在还鼓励市民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所以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或者不及时清理宠物便溺的,我都会上前去提醒制止。”
  干净卫生的公共环境能让市民有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感受。连日来,记者在市区多处看到,身着橘色环卫服的保洁人员多时段清扫街道,擦拭座椅,市容市貌变得更干净靓丽。在市区火车站广场,工作了一年多的治安亭工作人员李明瑞告诉记者,随着《条例》不断地深入人心,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市民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城市形象,以前在广场上经常见到的随地吐痰、乱扔烟头、天热时赤膊纳凉等不文明现象,现在几乎都不存在了,市民更文明,城市就会更美丽嘛。”
  文明乘车成为自觉
  公交车是彰显市民文明素养的流动窗口。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越来越广,近日,记者乘坐市区多条线路公交车,探访市民在乘车中的文明表现。
  5月24日下午,记者从金陵桥西站乘坐了一辆36路公交车。上车前,市民都能自觉佩戴好口罩,主动拿出手机扫码,排队乘车。驾驶员在提醒大家坐好后,抬头看了一眼后视镜,确定大家都已经坐下或者扶好后,才启动了车辆。记者注意到,公交车厢两侧的窗户上方都张贴着倡导文明、节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宣传标语。车上也没有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的现象,安静整洁的车厢环境给人带来舒适的乘车体验。
  随后,记者下车后在金台区大庆路上看到,十余名准备乘坐15路公交车的市民在排队等候车辆。车辆到站后,大家扫码有序乘车。中途遇上乘车的老年人,总会有年轻人主动站起来让座,车内呈现出一派温馨、和谐的文明画面。该车司机张松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自从《条例》实施后,大多数市民的乘车行为都更加文明了。“以前上来老年人或是抱小孩的乘客,我都会呼吁大家给让个座,现在基本上不用提醒,乘客们都会主动让座。”张松说,加之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市民们都能自觉佩戴口罩,也很少有拥挤无序上车的现象发生。
  群众声音
  宝鸡高新区自由职业者王昕纹
  《条例》的出台让文明行为有章可循,身边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渐渐消失,我们的家园因此变得更整洁,环境变得更美好,小区里遛狗的市民也都注意牵上狗绳,减少了安全隐患,邻里更和谐。金台区万祥尚锦小区居民强建民
  倡导文明风尚,践行《条例》,市民还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树立主人翁意识,注意文明出行、文明就餐、文明旅游等,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当文明有礼的宝鸡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