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嘀嗒声里为时间把脉的手艺人
——记从业近50年的岐山县修表匠张满仓
    张满仓在修表

  ■本报记者杨曙斌
  在岐山县城,提起修表匠张满仓,常住居民几乎无人不知。他常年扎根在街头巷尾不起眼的角落,却一点没耽搁生意找上门来。不仅因为他的修表技艺好,更重要的是他从业近50年积攒的好口碑。潜心钻研练就一身硬本领
  张满仓的小摊在岐山县步行街东头大牌楼北侧30米处,只有一张小桌子和两个凳子,头顶侧上方的一个老时钟,就是他的营业标志。
  钟表里面的零件多,又细又小,不仅考验功力,还考验眼力。在张满仓不大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压盖钳、小锤子、小剪子、螺丝刀等专用工具,却唯独没有大多数修表人少不了的台灯。别看张满仓已经72岁了,但眼力却是同行里面少有的稳、准。不管是上螺丝还是换零件,再小的东西在他的手里都非常“听话”。
  “我视力好,手也不抖,只要有活,我坐在这里,戴上放大镜,晚上借着路灯的光就能修。”一块全自动机械手表里面有近200个零件,张满仓如数家珍,不但能一一倒背如流,还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拆开再重组起来。“这都是年轻时练下的手艺,一遍遍不停地试,直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这一切都缘于他对机械的热爱。
  爱一行是干好一行的前提。1950年,张满仓出生于岐山县凤鸣镇南吴邵村。小时候,他就对各种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十几岁时,家里让他参加了当时岐山县组织的汽车发动机培训班,尽管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却为张满仓打开了一扇了解科学的大门。当时家里介绍他给县城一位修表师傅帮忙打杂,有了师傅的带领,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他慢慢摸索总结出了钟表的运转原理和维修要点。
  多技多能修表只收手工费
  岐山县城不少老人都知道,修钟表的张满仓可不简单,是这一带的能人。
  从1975年开始,张满仓不仅修表,还常常帮人修发动机、电视机等,靠着自己的技术崭露头角。“我学修表的时候,干这一行的人很少,后来还跟人学过修电器。”张满仓说,那时候年轻好动,只要是时兴的修理技术都想学。进入新世纪以后,修表几乎成了他的全部,可他对于各种机械的热爱却丝毫未减。从业快半个世纪,张满仓修复了多少只钟表,他没有计算过,也记不清。“现在每天都要修几十个哩。”他说,最开始的时候修的是统机表,其中闹钟、座钟修得最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起有了进口的电子表,再后来有了国产的机械自动表、石英表等。“不管客户拿来的东西贵重或便宜,我都要认真对待。”碰到一些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他还要特殊处理,一定要等到彻底修复,观察一段时间后,他才会把表还给顾客。
  “你看我这个表咋不走了?”“麻烦给我把这个表链裁一下。”记者采访时,有三五名客人前来。张满仓不仅速度快,而且干活认真细致,来找他的顾客事前都不问价钱。将表修好之后,张满仓才报价,客人随后就会爽快付款。“老张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修表匠,这么多年一直价格公道,而且修得非常好。”一位顾客说。
  前两年,一名从南方回到岐山老家的顾客专门来找张满仓,让帮忙换个表盖,并说:“在南方找修表的人看,人家说打开一下就要收不少钱,那时候就想到你了,这次回来就把表带着呢。”张满仓很快将表盖更换完毕,只收了65元的费用。
  “手表是人用来守时的,我们修表匠就是帮人守时的人,必须要有敬业精神,所以挣个手工费就可以了。”他说。
  坚守初心不为繁华易匠心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戴手表的人已经不如以前多了。张满仓说,现在很多同行都不干了,县城从业的人也就剩下六七个,自己现在已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了。
  尽管曾经的辉煌不再,但张满仓却依然喜欢沉浸在他的机械世界里,不管是逢年过节,只要没啥事,他都每天坚持出摊。来找他的客人,有放寒暑假回到当地的岐山学子,还有不少远道而来的人。
  岁月匆匆,匠心不改。“我这里现在还有不少老钟表的零件,有了这些就能让老物件起死回生。”张满仓说,虽然钟表最热的时代已经不再,但很多老人依然珍重不已,因为钟表承载的是他们美好的过往。每当修好一个老钟表,看到白发苍苍的顾客脸上露出的笑容,张满仓都会和顾客一样高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