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石鼓文赏析
  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陈仓石鼓”,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十个鼓形石身上以古大篆书体镌刻着的十首四言古诗,世称石鼓文,虽经后人译成现代文字并补其缺漏,非是专家仍不能识其字,解其意。好在石鼓早在唐初已从陈仓故地发现,历代的史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文学家、诗人多有研究,积累有大批的资料。读诗如读史,先秦早期的历史变迁、文化积存及秦人风韵由此可见一斑。
  十首石鼓诗文中,文字保存比较全、语言精彩、描写生动的代表性诗文有《田车篇》和《汧沔篇》。《田车篇》前半首描写了稳健的轻车,健壮的大马,精干的近卫士兵以及飘扬的幡旗。这些无一不显示出秦师的威武雄壮,正是这支队伍驱赶了戎族,驻守在三原。后半首则进一步描写了这支军队乘兴围猎的欢乐场景。引弓待射的长弓,善于奔跑的士兵,涉过沼泽河流的战车,成群的麋鹿雉兔,以及众人围擒小动物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围猎图。
  诗文直接记述先祖功德和抒发秦文公志向的有《而师篇》和《霝雨篇》。《而师篇》记述秦文公率兵七百“东猎”进而夺取关中西部封地,乃是先祖因护驾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诸侯的结果。秦文公认为在汧渭之会建都邑是上天的意志,势在必行。因此,秦国才兴师动众,官兵们奋勇前进。《霝雨篇》则描述了秦文公率领队伍渡河行军准备攻打西戎的情景。“千河滔滔,千源出发。霝雨濛濛,水流滂滂。绳牵航舟,逆流而上。战马涉水,战士济渡。千回路转,历经艰辛。号角响起,部队休息。”这几句翻译文字概述原诗大意,虽不尽符合原文的准确含义,但也大致可以看出秦师渡河行军中的各种场景,反映出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作原篇》和《吴人篇》分别记述整修三畤原和在鄜畤敬祖祭天时的两种场景。当时的秦人治理田地,已有了明确的规划,先疏导水道,再划清田块,这里长着茂密的树木,也适宜种植黍粟,是秦人的子孙安居乐业的好地方。由此可知秦人的祭祀到了秦文公时已有了严格的方式和庞大的规模。
  《吾水篇》记述秦国都邑落成这件大事。原诗中是说水、路都已治理得水清、道平,广阔的大地正是建都的好地方。诗的最后几句大意是说,秦文公也来到了这里,行进的队伍中旌旗飘扬,战马奔腾,棨戟闪耀,驭手展枝,浩浩荡荡,迤逦向前。文公要在这安营扎寨,再展宏图,再创大业。石鼓诗文写到这里,可以说已经把诗的意境推向了最高潮,秦国的强盛指日可待。石鼓诗文中,有一首缺字最多,按起头的两字义应叫《天虹篇》,各家解说不一。按诗中仅存的几个字和“雉”的含义推断,有人解说成秦文公罢猎而归时,在陈仓北坂发现了藏匿草丛中像山鸡血一样颜色的宝石。古籍中记载说,这块石头是雌雉,每年飞往南方的雄雉要赶来相会,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部族必定兴旺发达。秦文公图其祥,称自己得的是只神鸡,建祠供奉。
  石鼓诗文中记述秦文公的志向一步步变成现实。秦扩地西岐后,利用富庶的周原和渭河平原,“收周余民”,发展生产。公元前714年,秦又将国都迁往平阳(今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秦孝公时,通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盛。陈仓故地成了秦人日后战败群雄,入主中原,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大秦帝国的发祥地。
  在众多的文物没有形成、没有发现之前的唐初期,就已经发现了距当时1000多年的先秦石鼓,可算是国之幸事。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小篆歌》中为这一古物定名叫“陈仓石鼓”。诗中写道:“仓颉乌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石鼓诗文为研究秦史和中国文字发展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因此,石鼓一经发现,轰动海内外。说起此件宝物的沉浮、文化渊源、遗址考证、拓本珍闻及石鼓文字和诗文研究,均可以分门别类写出专著。仅就陈仓石鼓作为秦文公时期秦文化的代表器物所反映出的秦人精神而言,有许多宝贵的内涵值得今人借鉴。 
  (摘自《陈仓文萃》)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