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锥针和顶针的记忆
诗人韦庄笔下的千阳
谷雨:撒播春种育生机
人间美味石夹菜
清水河畔的磨渠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清水河畔的磨渠
◎寇明虎
那是一条流淌在记忆里的磨渠,汪汪的一渠清水,常年奔流不息。渠塄上的钻天杨,像一排列阵的战士,在水的滋润下昂然挺拔。茂密的水马兰上,蜻蜓叠栖、彩蝶飞舞。这幅景象就是一张艺术家勾勒出的水墨丹青,至今仍在那远去的记忆中闪光。
一年四季,鱼、虾、鳖、蟹在磨渠两边的草丛和石缝里繁衍生息。那些爱干净的年轻媳妇和姑娘常年在渠边的青石板上捶打搓洗衣物,河水中的鱼儿会冷不丁钻进妇女们浆洗的衣服里。倘若进入酷热的三伏天,这里又会成为顽童们游泳嬉戏的乐园。只因在它蜿蜒如藤的身躯上,散挂着三盘水石磨和一个碾米坊。因此家乡的老少都称它为磨渠。三个磨坊,有二盘是卧式水轮,有一盘为立式水轮。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乡还没有通电,石磨就承载了方圆几十里十几个村庄男女老少吃面、碾米的“重任”。因为有它,既能碾米磨面、灌溉农田,还可浆洗衣裳、淘米洗菜。由于石磨这个资源,为我们村庄赢得了影响力,也为村庄获得不少“加分项”,很多旱塬的女娃子都想嫁到我们村庄,我们村子的小伙子订媳妇的彩礼都比旱塬上要少许多。
它,就像一条百年不枯的常青藤,绕村而过。村子里的老少,也因为有它的滋润,个个都衣着光鲜,威武神气……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清水河渐渐进入枯水期,秋收和播种也就按下暂停键。经过了春耕到秋收的庄稼人进入了农闲时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成了村人约定俗成的规矩,初一这一天,破堤放水,修埝、清渠、锻石磨子、修水轮机。全村的精壮劳力,木匠、石匠,蜂拥上渠,赶天黑一定要让磨子运转起来。因为它是方圆上万口人吃米和面的依赖。这一天,最欢实的就是我们这群生长在河边的孩子们。背篓、襻笼、水桶、脸盆,凡是能抓鱼、装蟹的家什,前一天就全部收拾停当。大清早,披着旭日的霞光,大队长一声号令,水埝被搬开一个口子,堤埝的水,就像脱缰的野马奔向清水河河道里,顿时,磨渠里的水草中、石缝里、浅水滩中,梭子、黄鳝,还有最欢实的大口鲶鱼活蹦乱跳,螃蟹横行、青虾乱蹦……此刻,一群顽童卷起裤腿,蜂拥而上,欢呼声、争吵声、大人们的呵斥和充满着爱意骂声,汇成一片。最为热闹的就数磨轮窝子里了,在大人们的号子声中,巨大的水轮被抬出磨窝子,眼尖手快的伙伴们,从大人们的缝隙里、裤裆下,一拥而上,满盆、满笼的肥鲫鱼、大螃蟹随着欢呼声倒入水桶中、背篓里……
顽童在磨渠里打闹嬉戏,大人们开始堵漏、清淤。木匠们一齐动手加固水槽、抢修水轮机。村子里唯一的老石匠,嘴里一边卖着关子,一边抡起小铁锤傲气十足地卖弄他的手艺,石磨盘上一道道新的搓痕,在叮叮当当的锻打声中排列整齐。这个火热的劳动场面,把秋末的寒气似乎逼退。
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整个村庄,已经笼罩在四起的炊烟里。大人们擦干净脸上的汗迹,洗净手脚,伸展着一身的疲惫,点一锅旱烟解乏,有的站在渠边,有的靠在树上,脸上挂满按时完工的惬意。随着堤埝的合龙,满渠清澈的水流,顺着通畅的磨渠奔涌而下,强劲的水流,流入木板制成的磨槽,吹动巨大的水轮。磨坊里,传出清脆顺耳的咣当声……
此刻,我们这群水边顽童,在爹娘的呼喊和催促声中,才依依不舍地背起一天的胜利成果,欢呼着、打闹着,伴着袅袅炊烟各自归家!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