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兴展示他的“传家宝”皮影戏箱 说到传家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人家流传下去的是财富,有的人家留给子孙的是祖训……对于岐山县雍川镇何家村的村民王同兴来说,他家的“传家宝”却有些特别。“我家的这个小木箱已经传了上百年,虽然它体积不大,也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它里面装的皮影,不仅见证了我家的生活变迁,在我看来,也见证了皮影戏在宝鸡的发展。”
4月2日,记者来到王同兴家,只见他从柜子下面拉出一个长方形的木头箱子。记者拿出尺子对箱子进行了测量,长78厘米,高42厘米,宽34厘米。箱盖与箱体的铰链是手工打制的,箱子的两侧安有手提铁耳环,便于抬、移。初见这个箱子,只觉得是一个有些年头的老物件,而里面装的300多件皮影也和现在的皮影看不出差异。但是,在王同兴的眼里,它就是无价之宝,它见证了“王庆班”发展的点点滴滴,每一处的斑痕、破损都展现出一代代皮影艺人奔波全国各地,对戏剧事业的奉献。
生于1970年的王同兴,是陕西西路皮影王家皮影第六代传人王云飞的儿子,从小在父亲和爷爷的带领下,他就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同兴说:“小时候经常看见爷爷和父亲出去演出时就拉着这个箱子,箱子里装的都是皮影,另外一个箱子装的是乐器。时间久了,装乐器的箱子坏了,没修好就没再用,只剩下目前这个箱子了。”
说起皮影,王同兴向记者讲述了他家的历史。1662年,先祖王庆创办了灯盏碗碗腔皮影班社,也就是“王庆班”,到了第二代王忠清,改为西府灯盏碗碗腔,从业约40年,第四代改为秦腔,演出剧目达300余本。到了王同兴的父亲、戏班第六代传人王明君手里,他带领皮影班辗转省内外城乡,演出2000余场。1989年更是为十三国驻北京大使参观团表演,博得外宾高度赞扬。
因为名气越来越大,王同兴的父亲给自己取了艺名王云飞,慢慢地自己的真名王明君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戏班达到鼎盛时期,参与演出达十多人。一个演出班子,一般七八个人。有七人的、八人的、九人的不等,按皮影艺人的说法是“七紧八慢九松活”。以七人班为例,演出分工是前三后四:前三人负责操纵皮影和演唱,后四人负责文武场。每年春节,还有庙会,都是王同兴家最忙碌的时候,宝鸡周边,甚至甘肃天水都有他们的足迹。用他的话说,“就没在家里过过年,一直都是东奔西跑。”
王同兴说,小时候,就常常拿着箱子里的皮影挑,也没有正式跟家人学过,就是耳濡目染学会了挑皮影戏,什么文武场,生旦唱腔,也都铭记在心。记得跟着父亲演出时,只见父亲一会要演奏乐器,一会要唱腔,还要挑手里的皮影,可谓是样样在行,而自己只从父亲那学会挑皮影和唱腔,制作皮影自己却不在行。箱子里的皮影只要腰线不坏,一直可以用。2000年初,有一个外地人来到王同兴家,看上了他家这个箱子,还有箱子里的皮影,想花大价钱买去,可王同兴说:“你又不会挑,买去也是浪费。”最后说啥也没卖。
如今,王同兴的儿子也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挑皮影。对于他们来说,皮影戏虽然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但是将这门技艺传下去是他们应该做的。
本栏目征集相关线索。邀请你来晒晒你家的“传家宝”,聊聊“传家宝”的故事,说说你家的好家风、好家训,以及那些老物件里动人的故事。
请将作品(含报送家庭的手机号码)发送至邮箱bjrbwtb@126.com。具体征集要求,请扫描二维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