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矢志不渝的航天报国心
◎王卉
  手中这本小册子,一百多页,当它放在摆满琳琅满目书籍的书架上,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它,它似乎还算不上是一本书,但翻开来,便不舍放手,因为从字里行间我读出了它沉甸甸的分量。
  之所以注意到它,是因为几位小读者正在书架前津津有味地读着,它有一个让人着迷的名字——《中国航天员》。是啊,浩瀚的宇宙是每个孩子向往的地方,能去那里探险的航天员们,多么令人羡慕,他们的勇敢多么令人敬佩。
  正如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国首批十四位航天员之所以成为航天员,也是经历了许多艰辛训练和严峻挑战。书中介绍他们为圆太空梦,要完成航天医学、地理气象学、高等数学、自动控制等上百个学习课程,以及离心机训练、低压训练、失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等训练内容。头昏脑涨、胃中翻滚,身上还有一百多公斤的航天服,想想都觉得困难,可这却是每个航天员必须面对的,而应对那些在太空航行中突发的各种状况,才是更重要的考验。
  书中介绍,为了打造强健的体魄,航天员每天天亮前,就要完成五公里长跑和二百个俯卧撑的晨练。在训练馆的离心机上,航天员普遍要长时间承受自身重量八倍以上的压力,就像身上站着一头大象,可他们谁也没有按下过手边那个可以暂停训练的红色按钮。在震动训练时,航天员身上的每一处肌肉、每一块骨头都在剧烈震颤,仿佛时刻在被人用力击打……正是经过了严苛的磨砺,这些航天员才能登上神舟飞船,飞上太空。他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肩上扛的是责任,是中国人的航天梦。
  金光闪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徽章上,雕刻着一支蓄势待发的火箭,寓意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近二十年来,一艘又一艘的神舟飞船带着中国航天员飞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迎来了开启辉煌篇章的新时代。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洋、王亚平……看着《中国航天员》中他们的故事,我相信将有更多的航天员故事被记录,被我们学习、铭记,而更多的读者也将被他们拼搏奋进的事迹感动,被他们矢志不渝的初心感动。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