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开展六项服务实施精准滴灌
去年我市农技人员下沉园区服务成效明显
    农技人员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本报讯在宝鸡,农技服务入田间地头已实践多年,如何避免“换汤不换药”的老旧服务模式?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去年我市农业技术人员入园区开展“一对一”服务,促进了产业长足发展。
  果业、蔬菜是宝鸡两大重要农业产业,技术实施到位不到位,管护精细不精细,决定其效益高低。去年市农业系统创新理念方式,让农业园区、技术人员、技术单位三方互选,开展抱团重点服务活动;委派130余名果菜、农机技术人员组成服务团,入园开展政策、技术、创新、营销、培训、管理“六项服务”。
  在此过程中,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技术人员,在服务岐山县多个苹果园区过程中,发现每年果树疏花疏果时间集中,用工量大,增加了果农负担。为此,他们积极钻研,快速研发出了苹果疏花疏果双口剪刀,在果园广泛推广,使效率提高了40%左右。岐山县果树站技术干部杨建新,总结形成果树育苗、综合拉枝等9项新技术,在岐山及周边果区果农中被广泛应用。眉县果业服务中心技术干部屈学农、杨金娥,总结形成猕猴桃高质高效栽培“四改五提升”工作规程,在眉县田家寨猕猴桃示范园实施后,产量和收益分别增长了9%和11%。
  这一精准服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全市农业系统推广新优技术17项,引进新优品种120多个,建设高质高效示范园100个。
  本报记者魏薇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