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宝鸡东去“第一桥”是哪座桥?要按照建桥年代算,既非宝十桥也非金陵二桥,更不是那座桥下有水、桥上也有水的十八孔桥,而是沿河街宝凤桥。
宝凤桥知名度不大,属于那种你走过了也不知道名字的桥,不是“老宝鸡”,找到它都不容易。但在解放前,它可是宝鸡东去凤翔、西安的一座必经之桥,名气还蛮大的。
一
记者也是新近才知道这座桥。12月21日冬至这天,找“宝鸡活地图”李春林闲聊,突然想起问他:沿河街既不挨河,为啥叫“沿河”街?说罢还打开手机导航地图让李春林看:沿河街和金陵河之间分明还隔条长长的新华路,要说“沿河”,也是新华路“沿河”呀!
李春林听完一笑说:现在看是不挨着河,可历史上是挨着的。清朝时,金陵河岸东西两边都修有堰,堰是一种引水进渠工程,利用它来灌溉和提供动能,老百姓叫它“官渠”。现在沿河街以东包括新华路、金渭路、人民路东段这些地势较低的地方,都是“官渠”的位置。1936年,民国宝鸡县政府在“官渠”旁修路,因东沿金陵河而名沿河街。沿河街和同时形成的瓦场街,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外地人为主,敦仁堡内则生活着本地人。那时堡外有个村,即现在的建华巷一带,住的全是外地人。
1938年开修宝鸡到凤翔的宝凤路时,沿河街实际上属于宝凤路的起头一段,设计路线是从沿河街出去越金陵河,经高家坪上蟠龙塬,走9公里到南皋村,然后从贾村下去过千河,最后经宋家庄上凤翔。
据《宝鸡市志》记载,在抗日战争以前,金台区大小河流均无一座桥梁。渭河渡口一直沿袭古代以断木、枝干为竖横骨架,架于河面,上铺高粱秆、砂土,供人畜通行,俗称“陡杠”。一般是初冬架设,春末拆除,夏秋汛期则以木船过渡。金陵河、玉涧河多处渡口,则以大石排列于浅流之中,俗称“列石”,供人通行。车马则从浅流中通行。夏秋河水暴涨,车马行人阻抑。
抗战的爆发,使宝鸡作为西北大后方物资供应基地,加快了和凤翔、西安的交通联系,金陵河上的第一座桥就此应运而生。
那么这座叫宝凤桥的桥,现在在哪里?
二
告别李春林,记者沿沿河街往东北方向走,400多米长的街道很快走到了新华路出口。只见出口端对着一个小巷,过马路进小巷,拐几个弯,来到金陵河堤上,下了堤岸观景台,一座石头步行便桥赫然入眼。
此桥桥面中间窄、两头宽,东西桥墩也形状不一,西边的八九个桥墩是我们常见的圆柱状,而东边的三座桥墩则像厚实的承力墙托起桥面,显然此桥为不同历史时期建成。
据《金台区志》记载,沿河街金陵河过水桥始建于1938年4月,全长80米、宽4.5米、高2.5米,13孔,载重5吨。后因河床改道,桥西端与河岸割断,车辆从河床或绕道店子街老街口木桥通行。直到1982年整修宝蟠路时,又修复了原过水桥相隔50米夹心滩桥面,新增4孔,长32米。1988年8月8日金陵河暴发百年一遇的洪水,又遭严重损伤。1989年春重建金陵河东西两岸河堤,因河堤高于路面3米,已不能通车,作为步行桥继续使用至今。
宝凤桥,这座跨越新旧两个历史时期的桥,见证了老宝鸡在抗日烽火中努力东进、打通运输动脉的决心;又见证了和平年代金陵河两岸居民休闲快乐的生活。一张一弛中,83载过去了,此桥人流依然不减!
站在桥心,南北举望。北边是1975年建成的金陵河渡槽——十八孔桥,众所周知那是一个把渠水高悬于头顶的奇妙而伟大的工程,是一个真正的“人工悬河”;而南面是翻修一新的中山桥和功能愈加强大的宝十桥,桥下是清澈的金陵河,都仿佛在诠释着一个“老而弥坚”的道理——土褐的颜色,终将在碧绿的怀抱中濯洗。
金陵河上的老桥啊,请把“老宝鸡”传奇继续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