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甲虎给北首岭遗址博物馆仿制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 杨甲虎制作的陈仓石鼓砚 人们眼里普普通通的土,是制陶人眼里的灵感之源、创作之基,经过他们布满茧子却又灵动精巧的双手,在千百次揉搓、千百次抚摸后,赋予了土以新的形态、新的生命。
在渭滨区冯家塬下的一处制陶工坊中,与陶艺打了50多年交道的杨甲虎看着冬日阳光下晒着的千余件陶坯,心满意足。在老杨看来:陶,是土和火的艺术,更是他的人生艺术……
窑火不断传承
杨甲虎是市级非遗项目渭滨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同时,渭滨陶器制作技艺还是省级非遗项目。杨甲虎陶艺工坊所在的冯家塬南依天台山,瓦峪河在此静静流淌。这里一直流传着中华人文始祖炎帝的传说。相传,陶器是炎帝发明,并为民用。
出生于炎帝故里的杨甲虎,从十几岁时就拜陶艺师魏占一为师,学习陶器制作,成为第六代传人。50多年的坚守,杨甲虎凭借手艺和诚信安身立命。
“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工坊,在我来这里时就有了,听我师傅说,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曾在这里调查过,从现存窑址来看,清乾隆年间这里的制陶工艺就已经很发达了。如今这里整齐、干净,通水通电,还有不少喜欢陶艺的人经常过来体验,这是我2017年投资修缮过的……”杨甲虎指着工坊的各个角落,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着,就像是果农看着满园丰收的果子、艺术家望着自己满意的艺术品一般高兴。
杨甲虎的手艺好,性格也好,做东西有想法,熟悉他的朋友评价说“只有你想不出来的,没有老杨做不出的东西”。
1999年,《西游记》续集剧组来西安取景拍摄,剧组需要大量的陶器,没人敢接这个活。经人介绍,老杨接了下来,他制作的道具古朴、逼真,深受剧组人喜爱。从这以后,经常有北京、西安来的人找老杨做陶器,老杨靠着制陶手艺走下去的路越来越宽。
尽管有着良好的地理资源和技术优势,但作为传统手工行业,陶艺产品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面对一度清淡的生意,老杨有了新的想法。
他结识了宝鸡、西安等地喜爱陶艺的专家学者,汲取历史的营养,在宝鸡北首岭遗址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院等文化场馆参观学习;他还研究了多地的古陶形制,又吸收了泥塑、绘画、书法、雕刻等多方面的艺术手法,并结合自己的创意开始新的陶艺实践。
匠心不断铸就
在很多陶艺工坊、体验场所已经用电窑炉烤制的当下,老杨的陶艺工坊还是坚持土窑烧制,一次要烧30多个小时,一窑能出千余件陶艺品。其实,从踩泥、揉泥、拉坯、风干、修坯、抛光,到装窑、烧制等一系列过程,老杨用的都是传统工艺。但是,他在坚守中创新,正所谓,窑火不熄,匠心不息。
老杨开发制作的“陈仓石鼓砚”“文王太极砚”等极具宝鸡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受到关注,获得省、市相关奖项,还参加了2014年第三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
记者在陈展室看到了这个“陈仓石鼓砚”,黑陶质地,古朴雅致;更妙的是,鼓身还刻有清晰的石鼓文,鼓上面轻微凹下去,便是一方砚台,既是一件艺术品又不失实用性。
陈展室里还有老杨给北首岭遗址博物馆仿制的仰韶文化的陶器,有网纹船形壶、鸟啄鱼纹壶、三足陶鼎等器物。炎帝陶像、秦代大瓦当、青铜器微陶制品、社火造型陶器等,具有宝鸡文化特色的陶艺,在陈展室里格外引人注目;精巧的茶叶桶、棋盘以及各种摆件等现代生活创意陶器,也让人爱不释手。
如今,老杨还经常参加各种传承非遗文化的公益活动,他多次走进社区,通过展示和讲解,让居民们感受陶器制作的魅力;去经二路小学、新建路中学等多所学校,给孩子们教授陶艺。用老杨的话说就是:“咱是非遗传承人,应该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知道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