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中国国宝大会》讲解国宝何尊
■毛丽娜
    节目问答环节中何尊铭文展示(视频截图)

  11月20日,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国宝大会》节目中,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登场与全国观众见面。节目通过视频展示、知识问答及文博专家解说,让人们了解了宝鸡的青铜器文化和何尊的传奇身世。
  何尊是西周早期宗室贵族所作祭器,尊腹饰有兽面饕餮纹,尊形是“天圆地方”,造型浑厚凝重而又富丽华贵。节目中,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就何尊的发现过程和学术价值作了介绍。何尊1963年在宝鸡县(今陈仓区)贾村镇被一农民取土时挖出,之后被卖到了废品收购站,所幸被一名文物干部及时发现,并以30元买回,保护了这尊高38.8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青铜器。最终,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发现了尊底部共12行122字铭文,并命名为“何尊”。
  备受关注的何尊,铭文记录着什么呢?何尊的史料价值主要是它底部的铭文所记的历史,其内底部的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字样,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
  在古代,“国”的本意指城、邦;“中国”原意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历史上的“中国”也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
  何尊铭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西周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币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因此周成王五年进行的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就由何做的礼器铭文记录下来。铭文记述的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可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文献相互印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节目中,主持人则以西周时期的“五服”概念、何尊铭文中“天下之中”所指、祭祀地点等为题,由选手们进行抢答并解释所选答案原因,将节目推向高潮。
  如今,许多年轻人都喜欢看《中国国宝大会》《国宝档案》《国家宝藏》等节目,这些文物通过新颖的宣传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地被青年人所了解。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