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应急管理专刊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风从发梢吹过(组诗)
我是个怀旧的人(组诗)
此心安处千湖边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此心安处千湖边
◎杨广虎
今年西安的冬季来得似乎有点早,按照常规,还有半个多月才来暖气,但是气候异常,极其寒冷,坐在房子里冻得我魂不守舍四处乱窜。
朋友相邀去千阳,原想应该很冷,不料天空蔚蓝,太阳融融,暖意袭来,非常舒服。尽管昼夜温差有点大,倒也没有觉得寒冷,当然,善良、好客、实在的千阳人,让人一见面,如同春风拂面,心里就暖暖的。
千阳算是一个不大的县,据说,面积、人口均为全国总数的“万分之一”。我笑着说:“万里挑一,与众不同。”千阳历史悠久,据《太平寰宇记》:“以在岍山之阳为名。”夏商为雍州地,西周为夨国地,东周属秦国地,秦为汧县地,西汉设隃麋县,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改设隃麋侯国,晋为汧县地,北魏属长蛇县,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汧阳县,1964年简化为千阳县,有“秦都陇关”之称,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经此关而通西域。
历史的尘烟远去,唯留现在真实的大地。
我的家乡贾村塬距此不远,站在塬上,向东远眺,汧渭交汇,非常醒目,向西而望,吴山、千阳岭横亘眼前。可以说,同属西府雍州,我的家乡和千阳不仅有地缘关系,而且在心灵上彼此靠近,有许多共同的话题。
利用一天半,走马观花,看了千阳。我们去了大画家黄胄故里——邢家塬、中华尊师第一台——望鲁台、生态保持完好的唐家山林场、千湖湿地朱鹮生态区、黄里农家小院、刺绣文化产业园等,沿途成片的苹果园、葡萄园,尽入眼中。这座小县城高楼不多,这里人纯朴敦厚,有我喜欢吃的凉皮、锅盔等美食小吃,也有奶产品,还有“西秦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传承了下来,离宝鸡、西安大城市,开车走高速也就一两个小时,交通便捷,生态良好,干净卫生,算是一块难得的“宜居之地”“避暑胜地”。
千阳有我熟悉的黄土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形态,沟壑丛生,丘陵起伏,延绵不断,地势北高南低,分山、川、塬三种地形。遥想当年,秦人沿着千河而下,一路向南,辗转向东,历尽艰险,统一大业,终成“帝国”,千阳也是立了一大功。秦非子在关山、千阳一带养马,因养马受封,渐成一代伟业,千阳在历史上的功绩难以磨灭。离我家不远的贾村塬马冢村,据传是秦非子养马、埋马之地。千阳,因处于千河形成的小盆地,六千多年前,先民便在此谷地繁衍生存,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羌、戎狄等相互争夺,一方面是天旱少雨,战乱频仍;另一方面,我觉得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由林到牧,由牧到农耕文明、现代产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特色。
“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从唐代诗人韦庄的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千阳既有边塞的雄浑,也有江南的秀美。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千阳有水,古有千河流淌,日夜陪伴,今有千湖湿地,环境优美。千湖,在冯家山水库的上游,碧波万顷,静如处子,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水利万物,在干旱的大西北,有这样一块水面,宛如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翡翠明珠,的确难得。现在千湖是宝鸡人民的水源地,其水质清纯,喝上一大口,顿有“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之感,清洌爽口,天然生香。湖边的三十多只“国宝”朱鹮,高贵矜持,翩然起舞,让山水一下子生动活泛起来,树木叶子也在风的感召下,唱起歌来,或在窃窃私语。
千阳人有“耕读传家”的老传统,朋友勇刚在千湖边利用废旧的老村落,建起了“燕伋书院”,三十余亩,居高临空,院前栽有苹果树,十几孔窑洞依次排开,颇有“世外桃源”之意,也是一处世间净土。我去的时候,深秋的红叶在窑洞前飘拂,很有几分诗意。“燕伋书院”,有一大书屋,里面是大家捐赠的书籍,书桌、茶台等,一应俱全。在“燕伋书院”,喝茶论道、读书写作、畅谈人生、反思自我,不断修行,淡泊明志,是一件很奢侈、令人向往的事情。相隔千湖,对面黄里村五六十间散落的老宅旧院,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余晖下,一段乡村的历史和记忆都深深地沉到千湖中去,浓浓的乡土情结,怎么也忘不掉。
“阅尽千帆终执手,此心安处是吾乡。”过去,去千阳要走千阳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现在从凤翔走高速,安全平稳,快速到达。大约二十多年前,建科同学骑着摩托带着我,两个小伙子,在千湖岸边穿梭于荆棘之中,那时候,杂草丛生,一路颠簸。现在,经过努力整治和治理,绿水青山,风景宜人。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历经沧桑,华发早生,在握手之时,感慨万千!我只想把心放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慢下来,欣赏美丽乡村、大地景观,感受处处的风景,笑对平凡的人生。
杨广虎:1974年生于陈仓,正高级经济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评论集《终南漫笔》,诗歌集《天籁南山》等。曾获首届中国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