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文化周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万象影刊·公益广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城雕(下)背后的成语典故
马革裹尸
槲叶作书
慷慨殉国
班门英烈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马革裹尸
本报记者 张琼
骑着战马、身披铠甲、手执长枪、目光炯炯……在市区蟠龙文化公园里,有一尊人物雕塑颇显沙场大将的英武风姿(见左图),它刻画的正是扶风英豪、汉代伏波将军马援。观赏这组雕塑,让人想到马援“马革裹尸”的武将誓言。
“马革裹尸”意思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在战场,后来人多用“马革裹尸”来表达自己为国征战、战死疆场的志向。近代革命烈士徐锡麟据此壮语,写下了“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著名诗句,使这个成语的境界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知晓度和使用率较高,但却鲜有人知它出自宝鸡扶风。《后汉书·马援传》中,有这么一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里,描述的正是马援的豪情壮志。马援字文渊,古代扶风人,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为东汉王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又平定边境动乱,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一日,马援从西南打完胜仗回到京城,许多故友亲朋都来祝贺。其中有一位平陵人叫孟翼,此人足智多谋,是马援的老朋友。孟翼说了许多恭贺马援的话,马援却皱着眉头说,我本以为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不承想先生随波逐流,和众人说的一样。马援继续讲,汉武帝时期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为国家开疆拓土,打下了那么多疆土,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颇多。赏过于功,这样怎么会长久呢?孟翼惭愧得不知道说什么,马援继续谈到,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大汉边境,我打算向朝廷请战。大丈夫当战死在边疆战场,马革裹尸,岂能安安稳稳地躺在家中床上,在儿女面前死去?孟翼听了,真诚地赞叹,将军不愧是大丈夫啊!马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久,年过六旬的他就主动请战,去北方迎战匈奴和乌桓。
公元49年,马援在征战中病逝,实现了自己“马革裹尸”的夙愿,成为令人崇敬的一代名将。回想着马援的历史故事,再来观赏这组人物雕塑,不由被马援的爱国热情所感染。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