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数字赋能宝鸡阔步向未来
本报记者马庆昆

  编者按
  这是一个机遇不断涌现的时代,这是一座充满创新精神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从今天起,关天经济区大数据中心与本报联手,隆重推出《大数据之窗》,将记录大数据书写的时代画卷,共同为宝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谱写“数字宝鸡”新篇章。
  宝鸡,是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相传,炎帝带领先民种植粮食充饥、用草药治病、“日中为市”……不断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新时代的宝鸡经济发达,惠风和畅,朝气蓬勃,全方位为数字赋能,用大数据充实城市“大脑”,点燃智慧,创造财富,在神州大地的热土上向新的高度翱翔。
  紧跟新时代“大数据”建设应运而生
  为推进全市信息化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我市2016年组建了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2019年市级机构改革中,更名为宝鸡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以下简称市大数据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大数据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正在以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慧宝鸡,彰显城市活力!”市大数据局局长袁瑞介绍,市大数据局主要职责包括对全市政务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推进,全市大数据管理应用、数据资源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此外,还负责对全市政府网站监管和市政府门户网站运行维护,对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和市行政中心网络的管理运维,以及对宝鸡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运维和管理。
  “十三五”期间,市大数据局牵头实施宝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完成了一个大数据中心、两个云平台、三类资源整合、四类行业智慧应用、五个通用应用的“12345”智慧宝鸡建设任务。
  多管齐下一切聚焦服务民生
  今年10月21日,宝鸡正式推出市民刷社保卡或电子社保卡,进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这一举措。这是我市实施信息服务“一盘棋”、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的具体成果。
  五年多来,宝鸡紧紧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要求,关天经济区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政务云和商务云搭建完成,政务数据、信息系统和信息化基础资源整合实质性推进,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治理、产业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效。
  政务云基础平台建成投用。参照国家A类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建成关天经济区大数据中心,政务数据库体系基本形成,电子政务网络全域覆盖,政务数据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市县一体化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网通办”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先后归并整合了面向市民服务的47部热线电话,建成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全市域一体化运行。“智慧宝鸡”移动综合门户、市县一体化的宝鸡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集身份码与支付码为一体的便民“一码通”、以网格化系统管理为基础的监管“一网通”Ⅰ期均已建成投用。
  建成了市本级和12个县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将市级45个单位92个信息系统统一整合迁移至关天经济区大数据中心云平台,实现信息系统管理一体化。对符合迁移条件的全市52个政府网站进行改版迁移,实行统一技术保障、统一后台运维、统一安全管理、统一检查考核和日常监管的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管理。市财政出资组建的陕西关天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三级认证,负责全市智慧城市专业化建设运维管理。
  硕果累累“智慧宝鸡”全省领先
  市大数据局副局长王军杰说,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宝鸡市大数据基础建设大幅提升,整合共享实质性推进,智慧应用全面实施,产业经济起步良好。“智慧宝鸡”建设成果在西北有位次、在全国有影响,经省上综合评价达到全省示范水平。
  政务云基础平台项目和智慧宝鸡“五个一”通用应用项目,分别获评“2019年全国智慧城市典型解决方案(基础设施类)”和“2019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力智慧为民十佳案例”,均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项目和案例。
  在第二届全国政务热线发展年会上,宝鸡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同时获“2020年卓越百姓服务奖”和“2020年最佳服务案例奖”。
  企业事中事后监管云平台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宝鸡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宝鸡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国家制造业“双创”试点示范平台。“智慧城市云模式”在2021贵阳数博会上荣获“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
  续写辉煌数字经济开新局
  “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袁瑞说,“我局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省市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数字经济做文章,狠抓项目、抓大项目,为宝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大数据’力量。”
  2021年,市大数据局共新建、续建项目30个,投资1.067亿元。实施关天经济区大数据中心同城灾备中心建设和数据中心云平台升级扩容,加快“有问必应、接诉即办”平台建设;加快全市证照电子化、市动态人口分析系统等项目建设,持续加大数据整合共享力度,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优化提升已建应用系统功能,重点推进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消防、智慧交通、智慧地下管网一期等应用项目。
  同时抢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研究完善《宝鸡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物联网发展规划》,实施“一三七十”工程,建设宝鸡数字经济产业园,构建“一区多园N基地十场景”,打造传感器“一都两园一基地”,力争到2025年实现传感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过500亿元,带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1000亿元。
  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认真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突出“数字政府建设、数字治理应用、数字经济发展”三大重点,按照“整合共享、共建共用、一体实施、融合推进”的思路,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和推动数字宝鸡建设,让数字经济成为宝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努力将宝鸡打造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