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大数据之窗
第04版:体育周刊
第05版:金融之窗·广告
第06版:文化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 题
标题导航
|
唱响奋进凯歌凝聚发展力量
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孝老爱亲美德
宝石钢管成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导师帮带促成长
主体工程完工安装调试设备
300多万株苗木年底出圃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导师帮带促成长
——市委组织部探索年轻干部培养方式侧记
王厚斌陈小春
一些从家门入校门再进单位门的“三门干部”,虽然经过短暂的初任培训,但和新时代的工作要求相比,不同程度存在着进入角色较慢、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让这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有冲劲也有情怀的好苗子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在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探索“导师帮带促干部成长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传信念、帮能力、带作风的优良传统,面对面、手把手,传经验、鼓干劲,交任务、压担子,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搭台引路、蓄力赋能,开启干部培养教育新模式。
赓续传统师徒携手
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
“这次师傅领着我制定方案并开展了第五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各方反响特别好,让我思路大开收获满满。”近日,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导师帮带成果分享会暨“组工讲堂”上,年轻干部小李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据了解,该党支部立足好干部“二十字”标准,坚持“能者皆可为师”原则,依据分管领域、专长特长等进行分类摸底建立帮带导师资源库。按照双方自愿、方便就近,采取“一带一”“一带多”等形式结对,实行岗位帮带+跨岗位帮带双导师制,使导师特长与培养对象需求“无缝对接”。培养对象重点是单位(机关)35岁以下、任现职不足3年、近3年新招录的年轻干部。
导师们对照“八种本领”“七种能力”要求,对培养对象的政策理论、统筹协调等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帮带计划。采取授课宣讲、示范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带领培养对象参与重要工作谋划等,帮助他们快速补齐短板弱项、突破能力“瓶颈”。
“导师帮带制度打破了条块分工,有利于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的锻炼提高,有利于组织工作各项任务的高质量推进。对导师来说,这既是党组织的高度信任,同时更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一位导师如是说。
目前,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总支选聘21位导师,由部委会成员、县处级干部以及部分科长担任,帮带对象为部机关52名科级及以下年轻干部,以团队为单位开展互促共学,边学边干、以干促学。
攻坚克难团队协作
导师有了,徒弟有了,如何帮出更大成效?
县域经济治理问题研究、新时代党员教育质量提升研究、组织大型红色文艺活动……前不久,“导师帮带”App上张榜的首期21个攻关课题均被导师团队迅速“揭走”。按照“攻关课题-导师”相契合原则,在部机关广泛征集有挑战性的重点难点任务,借助帮带导师经验足、实战能力强的优势,为培养对象揭榜破题助力护航。鼓励培养对象竞榜、揭榜,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专题调研,锤炼“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专业本领。
“我们团队认领的攻关任务是,把今年1300多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学习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及成效在《中国组织人事报》上进行宣传,我们师兄之前已经总结并发表过,对我们是个不小的挑战。”“导师指导我们理清思路,凝练了‘出题、揭题、破题’三个板块,我们很快写好并发表啦!”考核三科小张开心地说。
既放手压担,又保驾护航。市委组织部机关通过举行师徒结对仪式、颁发聘书等强化帮带责任,每季度举行成果分享会,建立帮带工作档案,跟踪记录导师帮带举措和培养对象成长情况,确保“导师帮带”工作运行更加顺畅高效。
用活用实服务基层
干部培养教育新模式,必须放到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检验。
小崔是宝鸡高新区小塬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刚到村上工作时,村民并不买账,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宝鸡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为小崔选定了在村里工作多年、群众基础深厚的老会计为帮带导师。“导师教授我方言土话,带着我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听村情记建议,我慢慢赢得了村民的情感认同。感谢导师指导,我的驻村工作才这么顺利。”小崔说。
作为推行“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创新举措之一,陇县采取“双向选择+组织指定”,为新成立党组织和低星级党组织确定一个高星级“帮带导师党组织”,通过学习共同组织、活动共同开展、问题共同解决等“六同策略”,帮助低星级党组织解决生产经营难题、探索党建工作路径、培育特色党建品牌。目前,建立“高星+低星”对子26个,开展帮扶活动780多次,培育党建品牌12个。2021年新创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16个,结对帮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市委组织部认真选派干部赴藏工作,同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委组织部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并捐赠帮扶资金10万元,搭建对口帮扶的“彩虹桥”。
目前,全市各县区、镇也在探索“老带新、熟带生、强带弱”等帮带模式,结成帮带关系218对,同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50余项攻关课题,30余项已被攻克。
“我们探索的导师帮带促干部成长制度,在部机关积累成熟经验后,下一步将在全市党员、干部、人才以及党建领域全面推开,持续锻造‘五个过硬’的干部队伍,促进形成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干事创业局面。”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