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要 闻
第04版:招商专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夫妻携手投身三线建设
为航天事业奉献青春
生命的价值在为人民服务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凌传雄,90岁,宝鸡桥梁厂退休职工:
夫妻携手投身三线建设
本报记者于虹
上世纪60年代,国家从全国各大铁路局抽调1200余名职工,在“靠山隐蔽”的宝鸡组建桥梁厂,投入“三线建设”的大潮中。在这次内迁中,沈阳桥梁厂有800人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奔赴大西北。这其中就有凌传雄和陈惠然夫妻俩。
凌传雄是浙江绍兴人,妻子是河北唐山人,两人在铁路工地上相识。凌传雄回忆,上世纪50年代,他们在修丰台到沙城的铁路,工地上女同志很少,陈惠然是其中之一。随着两人的接触,他们相恋了,并于1956年在铁路工地上结婚。
婚后,两人的小家跟着铁路工地迁移,铁路修到哪里,家就安在哪里。1965年,他们接到组织安排的任务,从铁道部第三工程局调到任家湾桥梁厂筹备组,也就是宝鸡桥梁厂的前身。
第一批到达人员中,陈惠然是唯一一位女同志。那时候宝鸡的冬天阴冷,宿舍楼里没有暖气,睡觉时他们只能抱着热水袋,蜷缩着身子,把被子捂得严严实实的。不仅住宿条件不好,其他方面也是问题。出门没有公交车,吃的只有面,没有米,更别说菜了。对于吃惯了米饭的凌传雄来说,宝鸡的面条里只放盐、醋和辣子,怎么也接受不了。于是,每个月领完面后,他们就骑自行车或赶火车,去有米的地方换大米。那时候,宝成线已经开通了,每次去换米,工人们都会结伴出行,大家坐上火车到阳平关换好大米,再赶晚上的火车回来。每次换大米,他们都会带些火柴、灯泡等日常用品,因为这些物资在农村很难见到。
除了生活条件落后,他们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之前,凌传雄是负责架桥梁的,到宝鸡后,领导安排他负责道岔,自己不会不懂,只能在晚上翻书研究,靠着不懈努力,他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今年90岁的凌传雄说,当时大家都认为厂子建起来,他们就会离开这里,没承想,这一来就扎根在宝鸡。一晃56年过去了,他们早已熟悉了这里的一切,这里也早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