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永恒的红岩
◎王宏
  不知是受小说《红岩》的影响,还是电影《烈火中永生》的熏陶,或是电视剧《江姐》的感染,我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江竹筠、陈然、“小萝卜头”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去重庆走一走、看一看便成了我多年的夙愿。无独有偶,这次单位正好去重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要亲身去体会“老虎凳”“刑讯洞”“地牢”的残酷,感受那坚贞不屈的红岩精神。
  在重庆,我真真切切看到了白公馆和渣滓洞的真容。听讲解员述说,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军统将其占有后设为看守所,架起了电网,修建了岗楼,封闭了大门,另开了一个小门。把一楼和底层的十余间住房改造为牢房,地下储藏室改造为地牢。这里关押的大多是“政治犯”,也关押着军统的违纪分子。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白公馆成为“中美所”第三招待所,关押者被移往附近的渣滓洞。
  渣滓洞是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逼死矿主,霸占了渣滓洞,设立了看守所。渣滓洞看守所分为内外两院,内院一楼十六间房间为男牢房,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房。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当时,此处关押着“六·一”大逮捕、“小民革”、“挺进报”、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等被捕人员,关押人数最多时达到了三百多人。我们熟悉的“江姐”就被关押在渣滓洞看守所。
  这里最为悲壮惨烈的要数“11·27”大屠杀。当时距离重庆解放只剩三天,敌军先分三批将革命者押往松林坡刑场枪杀后,已是午夜时分了,接着又以“马上转移,要办移交”为名,将关押的革命者全部集中于渣滓洞男牢楼下八间房间。随着一声哨响,机枪、卡宾枪向各间牢房疯狂喷吐火舌……又是一声哨响,枪声停止,敌军打开每间牢门,进屋补枪,枪击刀戳以后,泼上汽油,纵火焚烧,顷刻之间革命者葬身血泊火海……
  看着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听着讲解员动情的讲解,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当敌人的枪声响起,熊熊烈火燃烧的时候,狱中的难友们却能大义凛然地齐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并与凶残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用鲜血、用生命证明了人生价值的伟大和光荣。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也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不正是被囚在集中营里革命者的信念、意志、人格尊严、价值的真正体现吗?
  参观完白公馆、渣滓洞。我在想:在白色恐怖的旧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与敌人进行斗争;在军阀混战、帝国主义铁蹄蹂躏的旧中国,有多少青年毅然脱离富有的家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在集中营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又有多少革命者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人民的幸福、自由“愿把牢底坐穿”。
  今天人们前来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牢记红岩魂、中国魂、民族魂,把烈士们未了的心愿来实现吗?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